榮縣農村傳統的吃「九 大 碗」習俗,現在很少見了

在我們鄉下,凡是結婚、做大生、整“滿月”酒,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至親好友、團轉四鄰吃“九大碗”。小時候,我最盼走“人戶”,吃“九大碗”,打打牙祭,開開油葷,一年四季難得有一回,心裡甭提有多高興。


榮縣農村傳統的吃“九 大 碗”習俗,現在很少見了

“九大碗”又稱“九鬥碗”,因其多擺在農家院壩頭,又稱“壩壩宴”。為什麼叫“九大碗”,可是有來歷的。在農村,豬槽一般是用石頭做的,民間說“吃十(石)碗”乃罵人是豬,所以不能用十碗菜來招待客人。那麼“九大碗”就表示多、豐盛的意思。

榮縣農村傳統的吃“九 大 碗”習俗,現在很少見了

“九大碗”由以下菜餚組成:頭碗、扣酥、燒白、假髈、夾砂、豆辦肉、糯米飯、散酥、砣子肉。隨著社會的變遷,“九大碗”的菜餚有所變化,並且也不限於九個菜。

吃“九大碗”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因此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許多講究,且聽我慢慢細說。

榮縣農村傳統的吃“九 大 碗”習俗,現在很少見了

“噼裡啪啦”,一陣鞭炮響過之後,客人們開始入席。

客人入席,坐桌席是有講究的,千萬不可亂坐。男客一般坐堂屋,輩份高、歲數大的坐中間,一般客人坐四周。同一桌上,又要按輩份歲數依次就坐。坐向與主人家房屋大門朝向一致的一方為上方,上方的對面為下方,上方的左右兩方為橫方。長輩、重要的客人以及年齡大的客人才能坐上方。上方又稱上席,是一桌之中最尊貴的兩個席位,輩分較小的大人一般就坐橫方,小字輩只能坐下方。當然,輩分老的小孩子也有可能坐上方,而歲數大的小輩也只有坐下方的份。若年輕人跑到上方去坐,要挨板子,遭人唾棄。婦女則帶著小孩,坐街陽或壩子裡。

榮縣農村傳統的吃“九 大 碗”習俗,現在很少見了

客人坐好後,用茶盤端上茶什。茶什由至親(女兒、侄兒侄女、孃舅等)提供,叫“燒茶”,“燒茶”最少十桌。主要是油果子、草米,也有燒糖什的,一桌一斤或半斤硬糖。進入正席,“九大碗”從右下角依次上桌,故有“坐桌莫坐角,免得湯水潑”之說。菜的擺放也有要求,頭碗放正中,接著按上下左右的順序放菜,最後按順時針放四角,右下角放最後一道菜——砣子肉,那可是重頭戲。“慷慨”人家,砣子肉又肥又大砣,吃了忒解饞,會被客人津津樂道。

上菜的同時,客人們便開始吃。吃菜不可亂動筷子,如果哪個小孩等不得了,急著動筷子,會挨家長的筷子打,並且告訴他要等老輩子喊吃才能動筷子。坐在上方的老輩子先提筷子,說:“來,來,來,動筷子,大家請!”其他人才跟著動筷子。年輕人若先動筷子,便會被罵沒規矩、少教招,會受到客人們的恥笑。

每桌放有一個酒碗,碗裡倒滿白酒,從上方開始,你一口我一口轉著喝,量大的下口猛,量小的輕輕呡一下,酒過三巡,話題也就打開了,客人們邊喝酒邊擺龍門陣,東家長西家短的,時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即使這樣的“大席”,也常常吃不飽飯,故民諺曰:“肉少休啃骨,菜完先倒湯。”

榮縣農村傳統的吃“九 大 碗”習俗,現在很少見了

題外話

“九大碗”是榮縣富有地方美食特色菜品的集大成。今年6月,旭水人家美食城專門拍攝了榮縣傳統“九大碗“”的製作方法,是我縣餐飲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成為榮縣申報“千年古縣“的內容之一。

原題:吃“九大碗”

原載:榮州網-榮縣人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