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政敌,清代廉吏——窦光鼐书法

和珅政敌,清代廉吏——窦光鼐书法

窦光鼐(1720-1795),字元调,号东皋,清康熙五十九年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祖籍诸城,后迁居今安丘市景芝镇高家庄村,去世后亦葬于此。窦光鼐十五岁中秀才,十七岁中山东乡试副榜,二十二岁考中举人第三名,二十三岁进京参加会试,又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擢升为编修。历任山西副主考,湖北、浙江、福建正主考,翰林院侍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河南提督,浙江学政,顺天府尹,吏部右侍郎,礼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殿试读卷官,会试正总裁等职,殁后诰封光禄大夫。

和珅政敌,清代廉吏——窦光鼐书法

窦光鼐学问精湛,文辞华赡而清古,深得乾隆皇帝的称赞。乾隆朝后期,窦光鼐与纪晓岚、朱圭、翁方纲主持文坛三十年,为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时,朝廷每逢大典,窦光鼐所呈诗、赋、铭、颂等都得到皇帝的称赞。乾隆皇帝御制诗文,也命窦光鼐校阅、品评。他在充任上书房总师傅期间,主持编修了皇帝六十年大典,受到皇帝褒奖。四库馆成立后,他任总阅和同修,积极协助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为保存我国文化典籍做出了重大贡献。

和珅政敌,清代廉吏——窦光鼐书法

窦光鼐的书法宗元代赵孟頫,“既有媚妍秀美之致,又有浑厚沉雄之风”。然而又不主一家,晋代的风韵、唐代的法度、宋代的意态,都能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得到反映。窦光鼐的金字写得很漂亮。据《小砚山人文集》记载,窦光鼐从浙江学政召还北京,授左都御史。一天,富阳董公手持窦光鼐所书金字扇在和珅面前炫耀。和珅非常羡慕,便对董公说:“写金字善用金,无如窦东皋者。”说罢,从案上取下一把扇子,央求董公代乞窦公书。董公无十分把握,又不好抹和珅的面子,便找到窦光鼐的门人礼部侍郎秦瀛说:“秦君素与东皋先生友善,求代请于公。”秦瀛持扇拜访窦光鼐,窦书罢,将扇子交还。和珅是窦光鼐的政敌,而几经周折求他写扇子,可见窦光鼐的金字是众所爱慕的。

和珅政敌,清代廉吏——窦光鼐书法

窦光鼐一生穷困,门无私人。他的学生王亶望任浙江巡抚后,乘去京师办事之际,持重金去看望老师。窦光鼐久闻这个学生手脚很不干净,竟愤怒地将礼物扔出门外,从此不与之交往。窦光鼐的双亲去世之后,友人见其贫甚,便借此以厚礼相赠。窦光鼐拒收并厉声道:“吾自通籍至京兆,未曾受人财礼,岂以亲殁牟利乎?”他在京师20年,“穷若诸生”,可是每年还将所得薪俸救济宗族中更贫寒者,乡人无不敬佩。乾隆六十年(1795)经历会试风波后,蒙冤革职,以四品衔致休。此时,窦光鼐已年老多病,经不起这严重的打击,遂在寓所贫病交加,一病不起。是年九月二十二日病逝,终年7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