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青春》,是層層遞進的青春軌跡丨對談總製片人韓顥

文 │薄荷

說到“青春期”,你會想到什麼?是日以繼夜的埋頭苦讀,朦朧的暗戀情愫,還是會讓人老臉一紅的中二往事?當然,大多數人的青春裡沒有狗血故事,所以那些走還原路線的清新系青春劇才能迅速打動觀眾。

青春有許多種面貌,即便如今回想起已經是模糊的印記,但是人們在這個時期被打上的性格烙印,往往帶有浪漫而不羈的色彩。

在《極速青春》總製片人、慈文傳媒旗下微顆影業CEO韓顥看來,“青春的可貴之處,在於無法預料。”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所以,《極速青春》的故事,不光和血脈噴張的賽車運動有關,更是著重展現了一群人的成長經歷,前半段是無所畏懼、敢於拼搏的青春期,而在後半段他們將會面臨種種考驗和掙扎,進入“後青春期”。但是誰能說,這不是最好的時光呢?

距離10月9日上線,《極速青春》目前已經更新到了20集。本來就是在國產影視劇中少見的賽車題材,還有明亮歡快的故事基調、時不時插入的漫畫元素,以及最引人關注的飆車戲,在開播前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極速青春》帶給觀眾的好奇依然不少,“為什麼選擇這個操作難度極大的題材?車戲都是實拍嗎?當時的狀況是怎樣的?”

帶著諸多問題,骨朵和韓顥面對面,就這部劇臺前幕後的故事暢聊了一番。

高難度車戲是怎麼拍出來的?

韓顥沒想到,拍戲居然還要先修路。

本來以為和“亞洲車戲第一人”羅禮賢搭檔,而且還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拍攝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沒想到實際拍攝起來出現了很多意料外的情況,就比如要修路,“當我們發現有些路面並不能用,

所以得帶著專業團隊現場修路,還專門成立了一個修復組。”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羅禮賢導演組所用的道具,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現場摸索“發明”出來的,是獨一份兒的。要根據現場情況不斷調整拍攝方案,還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韓顥笑稱,“剛開始沒想到實際拍攝起來這麼困難,但是到了中後期我們慢慢摸索出了門道,反而習慣了這種節奏,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不過整個過程,艱辛和驚險並存,韓東君賽車側翻、羅禮賢導演經常被大搖臂撞到鼻青臉腫、拍一輛車要準備十輛備用車……拍攝時的艱難程度實在超過想象,但韓顥最心疼的不是資金投入,而是大家,“因為神經每時每刻都得緊繃著,稍微一點恍惚可能就會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團隊還是堅持完成了95%的實拍車戲,以文戲組、車戲組協同並行的模式趕進度,即便如此,這部只有36集的作品拍攝時間還是超過了4個月。

但是韓顥表示,拍攝是在保證整體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也是為什麼邀請到羅禮賢的原因,“專業程度很高,沒有他,這部戲拍不出來。”而且在她看來,並非一定要親身上陣才是最好的,要兼顧賽車時的漂亮動作、拍攝效率還有演員自身的安全,

否則一味追求所謂的“真實”,反而得不償失。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大部分實拍戲都是羅導團隊的人員完成的,演員只需要拍攝一些近景戲,他們不需要親自上陣,但是整個人要有賽車手的氣質。”

選擇韓東君作為男主角自然十分契合主題。韓顥回憶起在拍攝時,韓東君經常央求導演“讓我開幾圈嘛”,但是出於對演員安全的考量,劇組往往不會冒險,但是就是那麼一次親自上陣就出了小事故,“他喜歡賽車,所以拍攝的時候完全是自然流露,也符合我們想要的路傑形象。”

無論是飾演路傑的韓東君,還是飾演天野的丁野,在劇中有賽車戲份的演員,籌備期時便抓緊塑造氣質,保持健身的習慣。於是在劇集中,觀眾們才能看到賽車手們揮灑荷爾蒙的快意畫面,不做作,也不出戲。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只不過劇中一個短短30秒的飛車鏡頭,可能就花了全體工作人員一整天的拍攝心血。

青春和賽車,1+1>2

有想了做賽車題材這塊“硬骨頭”的念頭後,韓顥便很快開始組盤,她先是找到了好友羅禮賢,兩人一拍即合。

之後就是長時間的籌備期。出於對故事背景和實際拍攝需求的考量,韓顥和團隊決定將故事背景放在澳洲,實地取景地定在了阿德萊德。這樣做還有一個堅持是,韓顥覺得海外戲容易出現懸浮化的問題,“除了景是國外的,周圍交往的全是華人,即便去國外留學,學校裡大部分人總該是外國人吧?”

還有在劇中出現的地下飆車黨,以及在公路上拼車技的情節,都跟當地的文化分不開,“在當地,晚上經常會聽到改裝車轟鳴駛過的聲音”。於是在前期的故事安排上,韓顥和團隊就在儘可能地還原“真實感”。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韓顥告訴骨朵,僅僅是前期籌備就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包括剛才提到的確定大方向和勘景,還有對專業賽車手和專家們的採訪工作。《極速青春》編劇組的人員眾多,就是因為大家要分別去對接許多專業人士,有任何瑕疵和問題及時調整,“車輛出狀況經常是臨時突發的,並不是按原來劇本寫好的流程來,所以編劇團隊要一直跟進。”

韓顥表示,“我們有一個跟賽車手們的群,裡面有各類專業人員,比如賽車手、導航員、裁判,在整個拍攝期只要我們有問題,他們隨時會回覆。”

幾乎將賽車戲做到極致,但在韓顥看來,這一切仍然只是外殼,是為了“青春熱血”的內核服務。這個詞也許聽起來很老套,卻也永遠不會過時,無論是唐棠在開場時稍顯中二的人設,還是路傑三兄弟看似塑料實際鋼鐵的兄弟情,這些人的性格和心態是在不斷髮生改變的,也就是所謂的成長。

說起賽車,人們往往會聯想到速度、豪邁和熱血,本質上和敢拼敢闖的青春的感覺是一樣的

。“所以為什麼年輕人會喜歡賽車?因為天性。過了青春期,大家會覺得安穩最重要。但青春很多時候就是大起大落和起伏跌宕的。”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所以將賽車和青春題材結合,並非簡單的1+1,而是本來就十分相似的兩個靈魂的再結合。都是充滿變數,有著不可知的刺激,既有失敗也有成功,賽車運動的所有情緒都迎合了青春的軌跡。

運動題材的破局之路

“我吃葡萄喜歡先吃酸的,然後再吃甜的。”這是韓顥的一句口頭禪,這位爽朗愛笑的製片人,偏偏喜歡尋找那些未知的可能性。

說起來“劍走偏鋒”的理由,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考量,“都在做的題材,我反而就不大想做了。”一方面是由於天生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性格,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市場的觀察,“某個題材如果很成熟了,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可能不需要我再去貢獻一份力量,我不如去開闢一些新的領域,做一些新的嘗試。”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極速青春》總製片人、微顆影業CEO韓顥

所以作為微顆影業的第一部作品,韓顥和團隊一做就是兩年。她解釋到,並非頭腦一熱就去嘗試新東西,哪怕開頭對它一竅不通,也要多多少少吃透它,才能放手去幹。同時,她笑稱自己是“費盡心思地討苦頭吃”,“同樣都是青春劇裡的浪漫橋段,可以去咖啡館拍,又省錢用好拍,我們偏偏要跑到賽車場去,既要修路還更費錢。”

如今劇集播出,面對外界的評價,韓顥顯得很坦然,畢竟從一開始她就是秉持著“玩劇”的心態在做,具有一定的實驗性質,更像是為自己和團隊在尋找潮汐的方向。當然,她相信自己團隊的付出,“即便觀眾覺得不合口味,但是我們的認真付出,還有投入的遠超同類作品的金錢和精力,大家是看得出來的。”

其實,賽車題材也歸屬於體育類,該類題材的拍攝困境在《極速青春》的創造構思中便能體現一二,如何平衡競技戲份和感情戲份的比重?是完全還原真實的賽事場景,還是做一些藝術處理?哪些體育項目相對好拍,容易“出圈”?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韓顥心裡的答案是,單純呈現體育運動的過程多半是枯燥的,如果不跟情感、成長、競技精神等掛鉤,可看性首先會大打折扣

有些“技術黨”觀眾會向劇組提出質疑,比如操作賽車的某個動作不夠規範,漂移的過程不夠順暢,這些在韓顥看來是難以避免的,雖然儘可能地還原真實,但要在應有的資源範圍內做考量。換句話說,能夠使現實和藝術、感官和情感共鳴的融合得當,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她希望精心拍攝的劇集能得到好口碑,但是並不在意它是否能“爆”,她更想外界能夠認可這次嘗試,看到該類型可以被髮掘的潛力。

體育類題材在國產影視劇中的佔比一直不高,電影稍好於電視劇,但是也沒能成為一大類型,這是韓顥覺得比較遺憾的地方。在韓顥看來,需要有從業者不斷去邁出腳步,哪怕嘗試的方向並不完全正確,對行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賽車之魂,是速度也是燃情,通過強烈的情感共鳴調動觀眾的觀劇興趣,這便是韓顥在體育類題材影視劇創作上尋找到的一門打法。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极速青春》,是层层递进的青春轨迹丨对谈总制片人韩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