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症」需分清!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滑脫都是腰椎的疾病,症狀相似,但是其實差別很大。有一些患者出現腰椎、下肢等症狀在沒有診斷的情況下,就自以為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然後自己盲目開展治療。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症狀相似的疾病有許多,沒在正規醫院確診下就盲目治療,容易耽誤病情,甚至使病情加重。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症”不一樣!

腰椎間盤突出症

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脊柱神經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腰間盤由於外傷、退變等原因造成纖維環後凸或斷裂,髓核脫出,就稱為腰間盤突出。但是許多人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認識不夠,從而導致沒有及時發現,耽誤治療。

腰椎滑脫

是指腰椎椎體間部分或完全錯位的一種疾病,一般是上位椎體較下位椎體的向前或向後滑移。也是一種脊柱神經外科的常見病。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這兩種病雖然引起的症狀相同,實則有很大差別!

腰椎間盤突出症症狀:

1、腰痛,活動時加重,臥床休息後常減輕。

2、一般從下背部向臀部、大腿後方會發生傳導性疼痛,在噴嚏和咳嗽等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早期為痛覺過敏,嚴重者出現感覺遲鈍或麻木。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3、嚴重的人會出現大、小便障礙。

4、間歇性跛行:患者從開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後(一般為數百米左右),出現單側或雙側腰痠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跛行,但稍許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後,症狀可以很快緩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繼續行走,再走一段時間後,上述症狀再度出現。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5、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約 90% 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

腰椎滑脫症狀:

1、腰痛:大部分腰椎狀會臥床休息後,症狀減輕或消失,但勞累、扭傷後,站立、彎腰時,症狀持續或加重。

2、下肢疼痛、麻木:當滑脫的腰椎導致神經根受到牽拉時,腰椎滑脫患者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症狀。

3、馬尾神經症狀:腰椎滑脫患者滑脫嚴重時,馬尾神經受到牽拉、壓迫,患者可能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馬尾神經症狀。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4、間歇性跛行:當腰椎滑脫患者伴有腰椎管狹窄時,患者多出現間歇性跛行,表現為難以持續行走。

這說明腰椎管狹窄已經嚴重到一定程度了。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跛行的距離越來越短。如果此種症狀持續加重,一般就要考慮做手術了。

5、腰後部有臺階感,棘突壓痛:這個症狀主要是出現在棘突前移的患者身上。

上述症狀為腰椎滑脫患者最常見的症狀表現,滑脫的嚴重程度不一,患者症狀表現也不同。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滑脫治療也不同!

1、臥床休息:患者臥床休息以後,椎間盤壓力輕了,神經這些腫脹就會慢慢減退。

2、藥物:應用針對炎症反應的藥物,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以緩解疼痛。

3、手術治療:依據不同病情,可選擇不同手術方式。

不一样!“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清!

對於腰椎滑脫患者的治療可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一般認為患者症狀較輕時,可選擇保守治療;如果手術指徵存在則需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主要是通過腰部保護與鍛鍊緩解症狀防止滑脫進一步加重;手術治療則需要參考其手術適應症。

腰椎滑脫患者的手術適應症為:

2、滑脫嚴重,出現腰椎不穩,有繼續滑移趨勢;

3、滑脫導致神經根受壓出現相關症狀;

4、馬尾神經壓迫患者出現大小便障礙等。

◆ ◆ ◆ ◆

開放門診時間為每週一全天

提前預約無需掛號便可以享受綠色通道,直接接受專家的診治。

哪些病人可以在開放門診就診呢?

一、退行性疾病患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間盤突出症等患者。

二、佔位性病變患者

神經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脂肪瘤及畸胎瘤、膠質瘤、侵入瘤及轉移性腫瘤等。

三、脊柱畸形患者

因其他脊柱脊髓疾病引起的脊柱側彎、後凸畸形等。

四、先天性疾病患者

小腦扁桃體下疝、隱性脊柱裂與脊髓栓系綜合徵、脊膜膨出及脊膜脊髓膨出、脊髓空洞症、脊髓分裂症等患者可通過開放門診就醫。

五、脊柱脊髓外傷患者頸腰胸段的脊柱骨折、脫位及其導致的脊髓損傷。

預約電話:400-686-1195(免費)

地址: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內外科大樓13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