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輕軌+磁浮 快瞧瞧你家在不在這兩條新線上

說起長株潭一體化,樓盤君身邊的小夥伴們紛紛表示有話說:A君表示口號大於形式,十多年了光統一個電話區號,沒什麼實質含義;B君認為城際鐵路由於線路和站點規劃建設的問題,票價貴且上座率低,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真心抱團還是流於形式。

長株潭輕軌+磁浮 快瞧瞧你家在不在這兩條新線上


其實從高鐵西站和南站不互通、城際輕軌株洲湘潭設站偏少偏遠、渝長廈高鐵南線(長沙西-湘潭北-株洲西)競爭失敗,已經可以看出很多端倪。長沙想要擁抱合作共贏的長株潭,還是擴充自身塊頭獨自壯大瀏寧,答案是後者。

但去年一場“人才爭奪戰”確實帶給長沙很多啟示,新一線城市蓬勃發展的今天,交通共融、區域聯動、城市互通比單打獨鬥的前景要廣闊得多,這一點在一線城市“發家史”上已經得到了足夠的佐證。環京城市圈(環渤海城市圈)基本圍著一個北京轉,而江浙滬、珠三角卻形成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多城互動、共融共生的格局,大中小城市彼此分工協作,呈現出交相輝映的趨勢。

和武漢、杭州、重慶、西安等同級別城市相比,長沙有著自身的閃光點和獨特魅力。文化底蘊,有自西漢起兩千餘年的恢宏歷史積澱,是著名的楚漢名城、屈賈之鄉;教育方面,長沙有4所211、985重點院校,以及眾多中小學名校,每年可源源不斷地為城市發展輸送各類人才;科研方面,長沙有舉世聞名的國家超算中心、隆平農科研所等高精尖單位。

交通方面,長沙擁有地鐵、輕軌、磁懸浮等多種軌道運輸,以及中部地區吞吐量躍居第一的機場;最重要的一點,長沙在經濟實力強勁、發展勢頭良好的同時,仍能維持較低的房價。正因此,去年長沙在“人才大戰”中成功搶下了27萬餘人,相當於一箇中等三線城市的全部市區人口。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在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的評選競爭中,長沙先後敗於武漢、鄭州。武漢畢竟底子厚,扼守九省通衢的水路要道,長沙尚需追趕也情有可原;可鄭州光GDP一項就比長沙少了一千多億元,且在城市交通建設、學術科研實力、教育基礎、文化軟實力等各方面均不弱於鄭州,最後還是失利了。

究其根源,武漢有三鎮合一的基礎和天然的地理優勢,鄭州有京廣線、隴海線(亞歐大陸橋連接“一帶一路”沿線)。長沙前有武漢、後有廣州,離這二者太近,在既非中心城市又非計劃單列市的前提下,國家資源基本沒有向長沙傾斜,可以說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長沙自己拼出來的。

長株潭輕軌+磁浮 快瞧瞧你家在不在這兩條新線上


好在長沙已經意識到問題的關鍵所在。10月21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首屆聯席會議召開,會上三市就14個重大項目合作達成共識協議,其中連接“長沙西-湘潭北-株洲西”的長株潭城際輕軌2號線(渝長廈支線西環線城鐵)、“長沙南-株洲方特-株洲大豐”的長株磁懸浮快線皆已寫入十三五規劃,修建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因此尤為引人矚目。

其中長潭城鐵預計將在梅溪湖-麓谷、含浦-坪塘、長沙湘潭交界處等板塊增設站點;而原規劃為長株潭磁懸浮東線的長株磁浮快線將以長沙南站為起點,經株洲方特抵達大豐站。屆時,長沙高鐵西站可直通湘潭北,而株洲市民也可乘坐磁浮快線直通黃花機場。

長株潭輕軌+磁浮 快瞧瞧你家在不在這兩條新線上


這兩條軌道交通線的落實有望徹底改觀積弊已久的交通現狀,並加速三市聯動發展步伐,對周邊區域也是一個重大利好。有購房需求的小夥伴們不妨趁此機會,多關注洋湖時代、鈺龍天下、時代年華、大唐印象等沿線熱銷樓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