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微文」招干——作者:杜艾州

一九八四年九月的一天中午,秋高氣爽,午陽高懸藍天,陽光是那樣的溫暖。

正是農家人吃午飯的時候,我高中母校的劉瑞祥校長和教務主任張瑞峰老師,兩人騎著自行車找到了我家。他們是一路打探,騎行三十多里路途才找來的。進了我家第一句話就說:“杜艾洲,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檢察院從高考分數線裡招幹,你正好符合招幹條件。”

劉校長一邊說著一邊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來。這是他在縣教育局門口親手抄下的招幹通告。通告的大概意思是:安徽省全省檢察機關從低於高考錄取分數線五分以內,語文單科成績七十五分以上的考生中招錄三百名檢察干警,招錄條件沒有限制農業戶口或非農業戶口。

對於我來說這真是天大的喜訊!我已經是三次參加高考。前兩次均以三分之差、兩分之差落榜,這一次是以一分之差名落孫山。我的高考語文單科成績是九十九點八分,這個附加條件似乎就是為我量體裁衣而定製。

我被突如其來的喜悅衝昏了頭腦。沒有給校長讓坐,也沒有倒水,更沒有招呼兩位恩師在家一起吃午飯,只是傻傻地站在那裡像是進入了夢境一般。

張瑞峰老師提醒我說:“快找出你的成績單,到縣檢察院報名去;你也不看看,今天是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了。”因為分數沒過線,成績單早被我扔的不知去向了。翻箱倒櫃地尋找了一番,沒有找到。兩位老師心裡也很著急。這時,劉校長說:“抓緊走吧,我們倆和你一起去,檢察院我有個認識的熟人。”

我們都沒吃飯,正是秋收大忙時節,農村人家吃飯晚,估摸著那時也應該是下午兩點多鐘了。我跟著兩位老師騎車去了縣城,剛一拐進縣檢察院的大門,劉校長迎頭碰上了他的那位熟人——縣檢察院辦公室副主任趙家珍。

趙主任手裡提著一個黑包正要出門,劉校長和他打招呼,兩位老夥計一見面格外親熱。趙主任問劉校長快到下午下班時間了,你到檢察院來有什麼事嗎?

劉瑞祥校長說明來意後,趙家珍主任巴掌一拍,驚呼道:“真是太巧了!這不,報名的材料都在我包裡來,我準備明天一早坐五點的汽車報送到地區檢察院去。”我們隨趙主任回到辦公室,當他得知我的成績單沒有找到時,二話沒說,拿起搖把電話,直接讓總機接縣教育局局長辦公室。

趙主任是從教育系統調過來的,認識縣教育局局長。正巧局長還沒下班,當即答應讓檔案室重新給我出一張成績單。張瑞峰老師要和我一塊去教育局拿,趙主任不讓,他說:“您都在這歇歇吧,還是我去。快下班了,別再出了差錯。”

大約半個小時的樣子,趙家珍主任氣喘吁吁地趕回來了。他說:“你看看,成績沒有謄錯吧?”趙主任把手裡的成績單遞給我時,那寸許的紙條在我手裡猶有千斤的份量,它打開了我人生里程的第一道關口。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填寫完相關表格後,趙主任是摸黑推著自行車回家的。而我被兩位尊師帶回了我的母校——張新莊中學,晚飯在劉校長家吃的,晚上在學校住的。

沒有人能相信我有這麼幸運。最後一天的機會,一步之差的邂逅。是這些巧合註定了我的人生,還是我的人生註定就該遇到這三位貴人呢?

「检察微文」招干——作者:杜艾州

接下來是面試、體檢、政審,我都順利通過了。我以一種莫名的心情等待一個未知的結果,這種等待的過程是漫長的。終於在十月二十五號那天,我等到了我被正式錄用為碭山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干部的通知書。

接到通知書的那天,我百感交集。三年來壓抑在我心裡的對老天不公的抱怨頃刻間煙消雲散,繼而浮現在我腦海的是那句“蒼天不負有心人”的至理名言。

說實話,那時對檢察院的工作性質還知之甚少,沉浸在興奮中的是自己吃了商品糧,成了一名國家幹部,掙斷了“紅薯秧子”。村裡有位老大爺問我:“聽說你考上了縣城的檢察院,以後我們去縣城看病你可要多幫忙啊。”我只好淺嘗輒止地把我所知道的檢察院是幹什麼的給他講述一遍,他驚訝地望著我老半天,是懂非懂地點點頭,對我說:“國家還有這樣說理的地方?咱可一定要好好幹,為老百姓撐腰。”老大爺那一雙期盼的眼神,至今還深深地印在我心裡。

父親賣掉了家裡的一隻山羊,給我買了一塊被面,母親把家裡僅存的棉花拿到彈花房為我網了一床被套。到檢察院報到那天,父母依依不捨地把我送出村口,我默讀著父母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而踏上了去工作的征程。

上班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憑單位的介紹信去辦理了農轉非戶口和糧油煤關係。之後單位提前預支了我十月份下半個月的工資。後來聽單位會計說,他在去人事局和財政局辦理我工資審批材料時,辦事的同志都半信半疑地說:“這農村戶口怎麼就能直接招錄為國家幹部呢?”

憑天地良心,在那個年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農村孩子能被直接招幹,是檢察院給了我一片藍天。

「检察微文」招干——作者:杜艾州

作者簡介:杜艾洲,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

「检察微文」招干——作者:杜艾州

宿州檢察新媒體出品

審核:黃春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