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一、梁山水军的争夺战

梁山是从什么时候变得暗流涌动起来的?正是晁盖把宋江从江州救到梁山后,宋江说了一句:“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这一句的直接后果便是,晁盖派系(旧部)只有: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而新上山的宋江派系,却有40位!也就是说,宋江虽推辞了晁盖的让位,但在实力上却稳据了上风。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皆知梁山之所以让朝廷大军无可奈何,就是因为有“八百里水泊”作屏障,所以梁山的水军才是梁山得以生存的根本,比如在晁盖时期,以阮氏三雄为首的水军,便击败过官军。所以若想真正控制住梁山,就必须要把梁山水军抓在水中。

在晁盖时期,梁山水军是阮氏三雄的天下,而这哥三属于晁盖的死党。那么如今当宋江带着李俊、张顺和张横这江州三雄上山后,只要稍微有社会阅历的人都会明白,梁山水军的争夺战不可避免了!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关于这一点,虽书中并未有具体描写,可在排位中却体现了出来,因为6位水军头领,排位最高的是排在第26位的混江龙李俊,他也担任了水军头领,紧随其后的才是阮小二,然后是张横、阮小五、张顺、阮小七,等于是“江州三雄”,完全压制住了阮氏三雄。

须知阮氏三雄是梁山元老,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却被后来者“江州三雄”压制,是何原因,谁都明白。所以这再次证明了,梁山108将,尤其是36天罡的排位,绝非什么“石碣降世”,而是体现宋江意图(推进招安)的一种关系学,梁山水军经过这样巧妙排位后,完全被抓在了宋江手中了。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二、梁山水军的内部争斗

也许有人会怒:天天叽歪这些干啥?书上都写的,你是作者啊?对此,笔者只想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谁都摆脱不掉。而这些所谓没用的,却从来都是争斗的套路。《水浒传》牛就牛在,他把许多套路展现出来,却只告诉最终结果。至于为何会是这结果?捋顺清套路后,才会发现,早就注定了——比如今天所言的为何阮小二要在两军阵前自尽身亡!

书归正传!如今,江州三雄初上梁山,面对元老阮氏三雄,这六人谁也不是省油灯!很快就发生了一次争斗。这就是在宋江大战关胜时,张横对兄弟张顺道:“我和你弟兄两个,自来寨中,不曾建功。只看着别人夸能说会,倒受他气。如今蒲东大刀关胜,三路调军,打我寨栅,不若我和你两个,先去劫了他寨,捉得关胜,立这件大功,众兄弟面前,也好争口气。”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张顺说:“哥哥,我和你只管的些水军,倘或不相救应,枉惹人耻笑。”其一,“只看着别人夸能说会,倒受他气”。是受谁的气?只能是阮氏三雄!可见在初期,阮氏三雄是非常嚣张的,这个倒也符合规律,毕竟老员工哪有不“欺负”新员工的?

其二,张顺担心“倘若不相救应”,依然是针对阮氏三雄而言的。张顺显然比哥哥想得更周到,难怪他会成为“揭阳三霸”之一。那么这次行动结果如何?由于张横执意前往,被关胜给活捉了!张顺听闻消息后,立刻赶到阮氏三雄帐内求助。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阮小七道:“我兄弟们同死同生,吉凶相救,你是他嫡亲兄弟,却怎地教他独自去,被人捉了?你不去救,我弟兄三个自去救他。”

张顺辩白:“为不曾得哥哥将令,却不敢轻动。”阮小七说“若等将令来时,你哥哥吃他剁做八段。”阮小二、阮小五都道:“说的是。”然后四人去张横。结果再被关胜围捕,关键时刻,李俊带着童威和童猛,救回了阮小二、阮小五和张顺,而阮小七却被关胜活捉。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看毕上面这段,还有人否认,六位水军头领之间没有争斗吗?从全过程来看,可以清楚的看清三点。其一:阮氏三雄根本不服宋江(若等将令来时,你哥哥吃他剁做八段。)而江州三雄却听命宋江,哪怕亲哥哥被抓了,也要等宋江将领(为不曾得哥哥将令,却不敢轻动)。

其二、阮氏三雄虽平时欺负“新员工”,但关键时刻真靠得住。敢舍命相帮。反观江州三雄,最关键的人物李俊,浮出了水面!因为他又迟到了,最后前来且还救走了三人。

其三、还记得江州劫法场救宋江吗?李俊等人同样也是迟到了,须知“揭阳三霸”是以李俊为首的!那么现在谁还能否认,江州救宋江时,李俊的迟到不是故意为之的呢?不然为何李俊又迟到了?且两次迟到都使他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保证。所以笔者前文多次说过,李俊堪称是“小宋江”,就在于此。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三、阮小二为何两军阵前自尽?

明白了李俊,也就好理解阮小二为何会自尽在两军阵前了。随着江州三雄在大排位后,压制住了不听话的阮氏三雄,李俊取得了水军头领位置后,宋江全伙招安,转战四方后,开始了大战方腊。

在宋江和方腊大战乌龙岭时,宋江下了一道军令“差阮小二、孟康、童猛、童威四个,先棹一半战船上滩”。先看这名单,显然阮小二是此次行动的主将,最让人奇怪的是,童威和童猛也在内,因为他俩一直不离李俊左右。那么这回跟了阮小二出来,会怎样呢?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果然事端发生了,方腊水军得知了阮小二的这次行动,在半路截杀。先看童威和童猛,这两人“便把船傍岸,弃了船只,爬过山边,上了山,寻路回寨”,等于他俩丢下阮小二和孟康逃了。

再看阮小二和孟康,原文是:阮小二和孟康兀自在船上迎敌,火排连烧将来。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孟康见不是头,急要下水时,火排上火炮齐发,一炮正打中孟康头盔,透顶打做肉泥。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主将阮小二还在奋力应战,可童猛、童威却已经脱离战场了。可以假设一下,若此刻是李俊在应战,童猛、童威是否会扔下主将,私自逃脱呢?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这事莫非是宋江所为?答案是否定的。宋江再不是东西,但此刻大战正酣,他急迫的需要手下玩命,怎能“互相伤害”?那么是童猛、童威的私自行动,或临机决断?咱抛开过多的厚黑,以最大的善良推断,这种可能是大概率的!但显然,是一种极其不负,不可饶恕的罪过。

水浒中,阮小二为何会在战场上自尽?李俊明白却不敢说

因为主将是阮小二,主将没有下令,且还在身先士卒的在拼杀,副将竟丢下主将,私自脱离战场了,这是死罪!可事后,这哥俩却安然无恙,显然李俊根本就没追究两人的过错!莫非这哥俩没对李俊如实反应?绝对不会,因为这哥俩是李俊的死党,岂能不说?

所以阮小二自尽在两军阵前,其实不是死于方腊之手,而是死于“背后的暗箭”,在绝望之中自尽。李俊明白一切,但他为了保童威和童猛,而把事情给大而化之了,根本就不敢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