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然後~


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然後~


社交媒體上,“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的話題,引發廣泛熱議。事情的梗概是,學生家長深夜在群裡問老師是否睡了,老師回覆“已經睡下”,緊接著學生家長“狂飆”式的追問,“一鼓作氣”聲討老師佈置的作業多,並且直接挑明“老師都睡了,孩子卻還沒睡”。與此同時,群內的家長也隨即“炸鍋”,並將矛頭直指老師,一場“狗血之爭”就此展開。

坦白講,整個事情的經過,就像是按照“段子的邏輯”排練而成的,將“減負焦慮”一下子全盤托出。我們不確切“風波”之後,當事的家長和老師還能不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平和的互動交流,但作為當事的“學生”註定會成為成人紛爭中的“犧牲品”。

很多時候,“公域中的紛爭”與“私域中的恩怨”本就很難分得清楚,尤其在規則不濟的社會中更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何,很多家長不敢輕易得罪老師的緣故,因為,他(她)們深知,孩子在學校的處境中,老師們具有絕對的“處置權”,簡單的如“座位的調換”,嚴重的如“無故的批評”。

總之,成人之間的對抗,很容易在孩子身上被放大,並潛移默化的刺痛人心。於此,越來越多的家長,將老師的話語“奉為聖旨”,只要老師強調的,必須執行,只要老師交代的,創造條件也要搞定。當然,這個過程中,免不了一些怨言存在,但多數時候只是“敢怒不敢言”。

如“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的事件中,顯然這種問題已經激化到極點。否則,一個父親也不會大半夜不睡覺,在群裡公開與老師賭氣。甚至,我們篤定這只是一次釋放性的對抗,很可能在過往的互動中,就已經形成積怨。

所以,有時候攤開“減負焦灼”的真面目看,我們會發現很多幽暗的地方。只可惜,絕大多數人在看待問題的過程中,忽略判別的基本尺度,顯得不客觀,不公允。事實上,無論是“家長群體”,還是“教師群體”,都存在一些難纏的“刺兒頭”。這就導致,在“減負過程中,總會進入“死循環”。

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然後~

其一:“減負”是一種大概念,可背後又存在“起跑線”之爭。

“減負”的呼聲喊了好多年,結果怎樣,或許早已不重要。說到底,“理想化的格局”誰都希望落地,但是比起“理想化的格局”,人們更希望實在的結果。只要孩子的“分數搞上去”,能上重點學校,考上名牌大學,該怎樣就怎樣。

所以,“減負”背後的起跑線之爭,就顯得日益激烈。政策要求學校作業要少,家長馬上就會在課外補習班翻倍償還。總之,孩子的負重從來就沒有輕過。一般而言,絕大多數孩子在週末比平日裡還忙碌,各種“補習班”從早到晚不間斷。

很多人質疑效果,可能會打折。但是,我們要清楚,確實被“折磨”,被“負重”的孩子,會暫時比別的孩子表現的出色(考試分數),但能不能一路高走,就是個未知的問題。不過,就現在的學生而言,“睡不醒”是普遍情況,“熬夜”也是很常見。

作為家長,多數時候看到孩子“寫不完作業”,當然也會著急。一方面擔心孩子“身體熬壞”,一方面擔憂孩子完不成作業被老師訓斥。總之,對於“減負”與“起跑線”的平衡,歷來是個頭疼的問題。而這種問題,長時間的沉積在家長心中,就很容易導致與老師互動的時候,觸發衝突。

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然後~

其二:老師和家長的博弈,在這個時代早已“短兵相接”。

老師和家長本應該是一團和氣才好,可是,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老師好像已經走下神壇,成為純粹販賣知識的小販。這種情況下,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在多數情況下,也只是表面和諧。但凡打破平衡,就會鬧到不可開交。

於是,本應該是合作關係的家長與老師,卻成為一種制衡下的“博弈關係”。家長背後常講,現在的老師都是大爺,“惹不起”;老師背後卻強調,現在的孩子“動不得”,“碰一下”家長就成為大爺。總之,孩子雖然沒有“主動性”,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二者的氣勢,著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所以,對於類似“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這種互動風波,在現行的教育視野中,早已見怪不怪。因為,在教育的初衷裡,人們只盯著結果導向,根本沒有耐心,去平靜的進行溝通。於此,但凡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掀起一陣狂風暴雨。

其三:“一切為了孩子”是個偽命題。

有句話叫:“一切為了孩子”。要是不去想背後的責任,好像這是一種愛到深處的表現。但是,就現實的處境來看,“一切為了孩子”往往是在“殺死孩子”。很多人強調,孩子不懂事,就必須強制讓他(她)們學習,等長大就會明白苦心。

可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當下都過不好,誰來保證孩子的未來就是美好的。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永遠都是互補的,而非誰能替代誰。分數考得高是好事兒,但這並非都是學校的事情兒或家庭的事情兒。

小學生的爸爸深夜問女老師‘睡了嗎’?然後~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家長和老師不這樣認為。家長覺得,學費交了,老師就要讓孩子出好成績。老師覺得,作業佈置的多,是負責任的表現,家長不監督,怨不得自己。這種情況下,“一切為了孩子”就成為大人之間推卸責任的由頭。看似都強調為孩子好,可是在內心深處,往往連起碼的合作意識和溝通意識都沒有,除卻自保和逃離,就是滿腔怒火,著實顯得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