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引援增資4億元

海航引援增資4億元

前面說了,海航現在日子不好過,銀行不肯借,發債認購率太低,買樓股東們不同意,逼債的逼得太狠。

怎麼辦呢?

還有一招,增資擴股啊,你看現在海航旗下幾乎所有上市公司都在推進重大事項,就是引資購買資產,以解資金止渴。

關鍵是誰願意做白衣騎士呢?還是誰願意做冤大頭呢?

民資現在大家都冷著呢!肯定不會進來!

所以只有國資,現在大家都在炒著國進民退,不過事實上,很多時候你想國資進來,國資未必進來,因為國資有著漫長的審批程序,領導還擔著一定的風險。

比如,海航邀請你進去,你進不進去?

前段時間昆明西山區國資就對海航下屬祥鵬航空增資2億元。

2018年10月16日,天津國資天津保稅區投資公司就對天津航空公司增資4億個小目標。

對萬億元資產的海航來說,4億個小目標只是杯水車薪,不過前兩天海航創新被3億元的債逼得幾乎無路可走,甚至影響到海航集團的信用評級。

所謂蚊子腿也是肉,4億個小目標也可以潤潤早已乾渴的嗓子。

1、天津航空探秘

歷史背景:

天津航空原名大新華快運航空,成立於 2006 年 11 月 。2009 年 8 月,正式更名為天津航空。

經過N多輪股權變更與增資擴股,天津航空的總股本為81.926億元。

海航控股、天津創鑫投資、天津保稅區投資公司是天津航空的三家股東。其中海航控股以87.27%絕對控股。


海航引援增資4億元

董事長變更:

和海航其他公司一樣,天津航空的當家人也在走馬燈。

2011年11月,辛迪(1968年生)任董事長。

2012年6月起,王健引入天津大佬逯鷹(1967年生)擔任董事長。辛迪則任執行董事長、總裁、法人代表。

2014年4月,劉璐(1970年)任執行董事長、總經理、法人代表。

2015年期間,劉璐任董事長,逯鷹任名譽董事長。

2016年10月,杜亮(1981年生)任董事長、法人代表。

2018年9月,謝皓明(1974年)任董事長、法人代表。

每次董事長變更時,在董事長上方都有一個名譽董事長逯鷹,說明其在天津的地位。

海航引援增資4億元

不過,最近一次的董事長變更,逯鷹沒有出現,名譽董事長消失了。

正如海航集團不再設董事局主席一樣。

基地、機隊:

天津航空擁有天津、西安、烏魯木齊、南寧、呼和浩特、三亞、海口、大連、貴陽等基地 9 個。

根據《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天津航空在天津機場的運力投入佔比為18.08%。

截至 2018 年 9月末,天津航空運營飛機 90架,其中 E195 客機 17架、E190 客機32架、A320 客機 35 架、A330 客機 6架。

2017年3月份的時候,天津航空還有107架飛機呢,不過當時還有18架EMB145。

天津航空年旅客運輸量約 1100 萬人次。

生產經營:

天津航空的2015-2017年收入:78.9、90.9、97.6億元。

淨利潤分別為4.7、5.2、5.0億元。

淨利率分別為:6.0%、5.9%、5.2%。

規模上升的同時,淨利率略有下降。

2018年上半年營收48.1億元,淨利潤1215萬元。淨利率只有0.25%。利潤下滑較為嚴重。

2、估值1.619元/股較便宜

天津保稅公司此次增資是按照天津航空的淨資產的價值評估的。

按照公告所說此次評估有10%的增值。

但個人以為按照淨資產的價格評估的方式,估值是偏低的,至少天津航空這麼大的規模、這麼多的航線資源以及航空承運人資格等價格都沒有計算在內。

不過天津保稅公司4個億是來幫忙的,畢竟增資以後的股權比例也就佔到6.99%,仍然是最小的股東,既沒有話語權,短期之內收益基本別想。

如果是控股的話,價格可能要翻幾番了。

地方政府還是希望通過幫助海航一把,能夠助力當地航空市場,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畢竟今年的天津航空機隊比去年少多了,這方面政府有時比企業還捉急。

海航的分子公司眾多,現在祥鵬航空主基地所在地昆明國資出手了,天津航空的主基地所在地天津國資出手了。

試問下一個白衣騎士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