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之項目需求控制的方法

一直都覺得,項目當中,需求相關的工作是最難的,而且也一直希望能有機會了解一下公司項目中這部分工作的情況。看到這個競賽的時候,突然發現,有這種想法的看來不只我一個人,而且他們的動作更快。下面詳細說說競賽中,各位參賽者給出來的方法。

方法一:動平衡

顧名思義,這個方法的核心是在需求變更的“動”中尋求平衡,項目經理不是要把需求控制死,而是要從項目和公司市場的戰略出發,分析需求變更帶來的利弊,對需求變更不僅要學會說“不”,還要學會接受,並且要把合同需求和項目過程中的的需求區分開。

在需求挖掘和整理中,要按照:計劃→準備→輸出→確認四步來執行。計劃指確定需求開發計劃;準備指人員訪談,需求調研等;輸出指形成需求規格說明書;確認指需求評審,簽字確認。

在需求整理中,要注意:

1)明確需求確認的重要決策者

2)識別合適的需求提供者,尤其不要遺漏了最終用戶

3)做好調研問題

4)引導用戶劃分需求的優先級

5)採用三段論+驗收標準來描述用戶需求;三段即:角色、功能、目的

方法二:業務專家、CBM方法論、原型法

這三個方法,主要用在與客戶自己講不清需求,且IT經驗比較不足的客戶討論業務需求時。

對這樣的客戶,在售前階段需要解決方案經理對需求進行控制,在籤合同時要再合同中約定範圍,而到了開發階段,做需求開發時,則要經過下面四步做好需求的工作:

1)用CBM業務組件模型描述需求

2)界定範圍

3)進行需求調研

4)整理需求規格說明書,功能矩陣。

需求變更要做的受控,包括計劃、資源、時間,控制的關鍵點是評估、審批和跟蹤;需求變更評估的主要工具是需求模塊功能矩陣;跟蹤變更環節的目標是跟蹤執行結果是否完整;變更是否接受,要由CCB給出結果,而不是PM。

淺析之項目需求控制的方法

方法三:依靠PM和工程師的能力

對集成項目來說,需求控制主要是項目經理和工程師的個人能力,對PM來說,需要有技術,有專業能力,能很好的理解需求;對工程師來說,要由很好的執行能力。項目經理要養成習慣對需求和問題進行定位,一般客戶高層關注的是解決問題的數量,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成本。

要對需求變更分級,分廠項目經理關注的和項目組成員關注的。最忌諱的解決方式包括:通過新增模塊解決;通過處理超過合同範圍的需求或問題解決;通過用ERP去處理涉及複雜利益的需求問題。

對集成項目來說,要避免處理成本極高的需求和問題,另外,宣傳問題的解決勝於問題解決的本身。

方法四:變收集需求為引導需求

業界對需求管理這麼重視,有了這麼多的方法和理論,為什麼我們還遇到這麼多問題?總結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1)項目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需求收集

2)客戶不願意定基線

3)變更不能很容易拒絕

4)客戶不願意配合。

在面對不成熟的客戶和不規範的項目環境時,經常會遇到需求獲取困難、不準確、需求不穩定的;項目無法按正常流程、計劃經常被打亂、強勢客戶的無理要求等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

解決的方法說起來很簡單——從源頭把握需求。

1)佔領客戶頭腦——主導客戶,而不是讓客戶主導我們。以專家的身份出現,為客戶量身定做方案。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做到下面的這些關鍵點:

a) 主動深入掌握客戶業務和現狀

b) 從客戶角度思考問題

c) 努力贏得客戶信任

d) 變收集需求為引導需求

2)從項目開頭做起,要把售前階段作為項目的開端,在項目最開始,約定需求管理的規則。

3)把握變更的源頭,要充足準備,識別變更的原因,找到變更的原因並找到對策。

4)需求控制,通過意識、知識和技術、能力三個方面控制需求。

淺析之項目需求控制的方法

方法五:利用干係人之間的博弈實現需求管理

這種方法,算是最不被推崇的方法了,因為要在不同的干係人之間轉換立場,逐步引導到對我們有利的方向,這個也是在競賽中被批的最狠的方法。

點評

公司老總的點評也相當精彩,總結了一下,詳細如下:

1.軟件企業是比較分散的管理,各部門之間隔閡比較大,松耦合,但缺點是各自的冗餘,重複性勞動比較多,需要交流

2.“沒有銀彈”,《設計的本質》——布魯克斯,

i.進度控制需求的一個方法

ii.鐵腕人物,控制需求的方法,裁定需求

iii.政治方法,各干係人之間PK,要理解政治因素

3.規則=分權,人治不如法制

4.現在甲方強勢,需求很難反駁,運用規則進行需求的控制,在客戶不簽字的時候,使用。拿到業界認可的規定,去跟客戶說事。要進行標準化的培養。

5.要確認遊戲規則

6.在需求控制的時候,實際上時談判,瞭解對手的本質需求和妥協,在談判中合理的妥協和條件交換是必須的。談判要有事先的準備,裁減掉其他的功能

7.要充分理解客戶,工程師比較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訓練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要避免挖苦客戶的想法

8.如果做得東西不能用,不好用,當時為什麼提建議?要主動分析需求。否則項目團隊負有一半的責任。上線前試用才能與客戶更貼近。

9.對應用軟件開發比較側重,籤合同時不知道具體需求,籤之後才知道詳細需求。合同中都是上位概念,必須快速形成下位概念的需求鎖定,隨著合同的籠統性,客戶的解釋也會越來越多,事情是做不完的。

10.成衣出現時,客戶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因此前期的時間一定要壓縮。

11.需求變化引發了軟件的商業模式,過去看重產品,但是現在銷售費用比較低,商業模式是行業應用軟件的模式,需求變化也是這個原因。需求變化可變為積極因素。

12.引導客戶,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要對專業特別精通,同時是情商比較高的人,能為客戶著想,否則引導的效果會出問題。

13.應用項目中,除了能處理客戶關係比較好的項目,還要學會防守,也是控制需求。防守時應把需求做的更簡單。

14.不要把結果看的太重。

●作者李龍,山東織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織雀教育首席講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北京人文大學雲測學院院長、高工,國內軟件測試“川模型”的提出者,全國大學生軟件測試大賽評審委員會專家,致力於軟件測試人才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