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養殖汙染整治,我們在行動!

9月26日,武平縣政府組織城廂鎮政府、農業局、環保局、國土資源局、林業局、執法局、河長辦、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工作人員260多人,依法對城廂鎮凹坑村凹子背牛蛙養殖場進行強制拆除,武平縣檢察院派員參與現場監督。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據瞭解,該養殖場於2017年1月開始興建,共建有96個養殖池。養殖牛蛙所產生的汙水、病死蛙體及其他汙染物未經有效治理直接排放,嚴重汙染水環境及周邊生態環境。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牛蛙原產於北美,1959年從古巴引入我國,2012年國家農業部把牛蛙列入國家重點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據武平縣環保局高級工程師介紹,牛蛙環境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一旦進入野外,很容易氾濫成災,從而導致我國本地青蛙等物種滅絕,破壞生態環境。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根據《武平縣人民政府關於嚴禁新建、擴建牛蛙養殖場的通告》(武政【2018】12號)、《武平縣生態環保攻堅戰役指揮部關於印發的通知》(武環攻指辦〔2018〕13號)和《關於建立懲治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中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銜接的司法聯動聯席會議制度的意見》(武檢會〔2017〕2號),成立由縣環保局牽頭,農業局、國土局、河長辦積極配合,縣檢察院全程監督的聯合執法工作組,對全縣牛蛙養殖場外排廢水進行檢測。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此前,經對全縣91家牛蛙養殖場進行外排廢水現場取樣、檢測,牛蛙養殖場排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多數牛蛙養殖場無任何治汙設施和措施,廢水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造成水質汙染;對病死牛蛙屍體未經處理,隨意丟棄,滋生蚊蠅,汙染空氣,給我縣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此次強拆拉開了牛蛙退養的序幕!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文|鍾藝琳

武 檢 之 聲

講述檢察好故事 傳播法治好聲音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牛蛙养殖污染整治,我们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