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間故事:潮州才子吳殿邦

本期將為大家講一講明朝潮州才子吳殿邦的故事。吳殿邦,字爾達,號海日,海陽縣楓溪鄉人。

相傳,有一日,吳殿邦到山上游玩。來到一座山廟,便進門去歇息。廟中和尚不認識他,見他只歇腳不給燈油錢,便不去理會他,而且說了一些傷他自尊心的風涼話,吳殿邦聽後是憤然離開。潮州民間故事:潮州才子吳殿邦過了幾天,吳殿邦和幾個文人又一次上山來到此廟。廟中和尚聽說大書畫家吳殿邦上山遊玩,都十分尊敬,拿出紙筆請他們賜墨寶​ 。

吳殿邦對這樣的和尚勢利十分不滿,提筆就寫"凰棲禾下鳥飛去,馬宿蘆邊草不生"。將"禿驢"二字嵌在其中,和尚們都不知道底細,屁顛屁顛地拿去裝裱,並掛了起來。明眼人一看,都笑破肚皮,說,一句禿驢罵通庵。
潮州民間故事:潮州才子吳殿邦話說,吳殿邦有族內兄弟,在楓溪官路旁柳樹下,開了一間點心鋪。

因為沒鋪號,顧客對其不大信任,生意不佳。這日,吳殿邦便為他寫了一塊大招牌"柳記點(心上面去掉一點)鋪",頓時門庭若市。人見人笑,堂堂大舉人不識字,心字中間寫少一點。
潮州民間故事:潮州才子吳殿邦許多人都說,既然是無​點心,那我們就去點心吧。俗話說,不是嘴欲食,而是目看見。意思即是本來沒有食慾,看見食物便想食。

於是,看的人多,食的人也就多了,生意特別好。一次,吳殿邦外出公幹好久,回來時,其族弟便對他訴說,自兄走後,弟的生意特別冷淡。吳殿邦便問為什麼?族弟答,人人都說,有點心好了,不用再點心了。原來,是有好心人為招牌那個無點心的字,點足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