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菌血、敗血、膿毒血症治好出院也不能放鬆!這8條一定要懂!

118 菌血、敗血、膿毒血癥治好出院也不能放鬆!這8條一定要懂!

7.7 눈물 쏟고 또 쏟고

敗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微生物(一般指細菌或真菌)進入血液循環中生長繁殖,病原微生物產生毒素而導致全身性感染症狀如發燒、寒戰等。

如果血液循環已被細菌侵入,但無明顯毒血癥症狀,這時稱為菌血症(bacteriemia)。

敗血症如未被控制,病原微生物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導致該部位膿腫,稱為膿毒血癥(pyemia)。

膿腫可發生腦部導致腦膜炎,發生在心臟包膜導致心包炎,發生在心臟內膜上導致心內膜炎,發生在骨髓導致骨髓炎,發生在關節導致感染性關節炎。

敗血和膿毒血癥嚴重的可發展成感染性休克,繼而多臟器功能衰竭或DIC,最後導致病人死亡。

無論菌血症、敗血症還是膿毒血癥,治療後初愈的患者出院後都要注意養生,預防感染的再次發生:

1 患者出院後並不能保證感染源已被徹底清楚(在藥物不以達到的膿腫部位甚至有的細菌會藏到細胞內躲避藥物的攻擊),因此出院後還要繼續觀察,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如發燒就需要立即就診(不適隨診)。

2 患者出院後免疫功能一般較差,很容易再次被病原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因此要保持生活環境衛生,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中,必要時使用空氣淨化器。

3 患者出院後,日常作息應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幼兒和兒童患者,便後清洗屁股,飯前洗手,幼兒進食、大便時如果哭鬧,應查看肛門有無紅腫,口腔有無潰瘍,皮膚有無受損等情況。

4 患者出院後機體免疫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洗澡不要太勤,時間不要太長,否則會因免疫力低下導致再次感染。

5 如果因為長時間使用藥物等原因導致患者消化功能受損,在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患者出院初期應先進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補充營養,還可以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

6 患者出院後應注意多補充富含優質蛋白(蛋、奶、肉)、多種維生素(全穀物、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微量元素(貝類富含鋅)的食物以迅速提升免疫力。

7 如果患者存在腸道菌群失調的傾向如輕度腹瀉或便秘乾結,注意多喝水,可加用調節腸道菌群的益生菌如麗珠腸樂等,或者選用雙歧因子(見小編已發小文:還在傻傻地吃益生菌?您OUT了),但小編個人建議最好不要選用含有腸球菌的益生菌(見小編已發小文:麥田裡守望您OUT了!別等中招了才來瞭解益生菌)。

8 患者出院後要注意多休息,生活要有規律,切忌過度勞累,可適當進行少量的體育鍛煉,以利於機體免疫功能的迅速恢復和提升。

常看健康科普!遠離疾病痛苦!

更多健康知識,請搜索:扁鵲他姐!

請關注後查看歷史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