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前腳回絕了給女兒看孩子,兒媳後腳就拒絕給婆婆帶娃

鄰居大媽育有一兒一女,兩兄妹幾乎同時結婚生子,到了需要老人幫忙的時候,大媽左右為難,不知道該去幫媳婦還是幫女兒,生怕媳婦誤會只好提前回絕了女兒的要求,畢竟兒媳婦承接的是自己家的香火,女兒的娃就留給她的婆婆去想辦法。

大媽前腳回絕了給女兒看孩子,兒媳後腳就拒絕給婆婆帶娃

沒想到媳婦卻支支吾吾並沒有開言相邀,兒子卻委婉相告:孩子由姥姥接管,您就輕鬆一點!得到這個消息,大媽鬆口氣,幸虧自己沒有被兒媳婦看上,倒是樂得輕鬆。女兒喜不自勝,嫂子的嫌棄正好成就了自己,巴不得有這個藉口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為什麼具有雙重身份的大媽卻遭遇不一樣的待遇?同一個人做同樣的事情,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大媽前腳回絕了給女兒看孩子,兒媳後腳就拒絕給婆婆帶娃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沒有老人幫忙,想要獨立帶大一個孩子恐怕困難不少,畢竟生活壓力與收入的多少息息相關,再加上小寶貝的出現,若是有人幫手就可以騰出寶媽工作,減輕寶爸的壓力,可是選誰做助手可是大有講究的!

大媽前腳回絕了給女兒看孩子,兒媳後腳就拒絕給婆婆帶娃

對於寶媽來說——姥姥是不二的選擇。原因有三:

1、自己的媽媽好溝通,就算有點什麼意見也不會往心裡去,哪怕做得不妥當鬧一鬧也不記仇。換成奶奶可就沒這麼好說話,做多了是管得寬,做少了是不懂分擔,要達到滿意的程度恐怕雙方都要吃點黃連才好。

2、姥姥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也會顧忌寶媽的身體,會適時噓寒問暖,就算不聞不問,寶媽自己也能腆著臉皮求抱抱;面對著婆婆,寶媽可沒有這麼厚的臉皮,就算想指使老公做點事,也要顧忌婆婆的感受,生怕她會誤會什麼,婆婆在家好比學生在課堂上一樣,神經是繃緊的。

大媽前腳回絕了給女兒看孩子,兒媳後腳就拒絕給婆婆帶娃

3、育兒觀念有分歧的時候,寶媽會直言不諱,用直白的語言敘述是非曲折,但是對婆婆就不能用這樣粗暴的方式,一個不小心就變成家庭矛盾,弄得大家都尷尬。

一般來說有姥姥做後盾的寶媽都不會麻煩奶奶,那麼誰帶娃更勝一籌?這個恐怕跟個人的觀念有關,和各自的身份沒有多大的關係。

歸根究底是大家想避免矛盾產生,哪怕你再優秀,不一定人人喜歡,哪怕你再不好,同樣也有人如獲至寶。當老人為我們付出的時候,不管她做得好不好,只要有這份心我們就要常保感恩之心。如果卻是畏麻煩乾脆各自為政,自願選擇的結果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