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禾書侶|《大學 中庸》感言

普禾書侶|《大學 中庸》感言

普禾書侶|《大學 中庸》感言

剛開學,學校事務繁雜,心也變得浮躁起來,每週五的書侶之約彷彿成了滌盪心靈的一種儀式,期待那種安靜祥和的氛圍,期待邵老師的精彩講解,也讓自己找回了做學生的感覺。

真的越來越相信吸引力法則,相信宇宙的同頻共振,只要慾望足夠強烈,就會有相關的人事物幫助你。上學期領著學生誦讀了《大學》,但是沒有做過多的講解,怕自己只是照本宣科會誤人子弟,這學期終於鼓起勇氣對照著不同版本的註釋決定給學生們講解這一千來字的三綱八目。也恰在這時經好友推薦加入了普禾書侶會,並且有幸聆聽博學多識的邵老師深入講解《大學 中庸》。

通過課前的交流發現邵老師不僅對《大學 中庸》有研究,對很多古籍都有研究,心生敬佩,在如此浮躁的社會能靜下心來讀書做學問的老師真的不多了。在課上邵老師能結合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和個人經歷講解距今幾千年的文字,讓這些文字再次鮮活起來,並賦予其新時代的意義,對我的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很多的啟發。真的感覺邵老師是個特別通透的人,他的很多觀點和思想也解開了我的一些疑惑。

大學的三綱領: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和孔子的至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如出一轍,邵老師帶領我們打通了《大學》《中庸》《論語》等一些四書五經之間的聯繫,找到了根本,弘揚好的品德,棄舊向新,知道追求什麼,邊界在哪裡,這些觀點今天仍然實用,這是普適萬物的規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和昨天相比有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是作新民,這個要求不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內心懷有敬畏,不斷地加工打磨自己,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會達到至善的狀態。

一個善良的人一定不會自欺,不會為了利益刻意去遵守道德規範 ,而是內心都有底線,內心有準繩。一個善良的人會適時、適事的做事情,使自己圓滿的同時也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個善良的人也會遵循萬物的規律,不失位、不越位,潛移默化的影響周圍的人。

《大學 中庸》雖然寥寥數千字,但真的需要細細品讀。每週五的兩個小時只有一個感覺,就是聽不夠。期待邵老師以後還會開講,帶領我們繼續修身修心。

文 | 風信子

普禾書侶|《大學 中庸》感言

感謝邵老師把晦澀難懂、枯燥無味的國學經典描繪的生動有趣、深入淺出。講述中,不乏有古代社會的案例,當今社會的典型事例,涉及到各個領域以及各個領域的不同角度。

邵老師在讀書中,也經常會講述到自己的生活經歷,一些工作中、家庭中、讀書中的好習慣也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從魏老師到李老師,再到邵老師,從《浮生六記》到《圍城》,再到《大學中庸》,三期讀書活動中,每週都盼望週五的讀書,與普禾的小夥伴共度週五晚上兩個多小時。讀書活動為自己積蓄正能量,開闊視野,也結識了諸多小夥伴,在普禾很開心。

文 | 劉欣

普禾書侶|《大學 中庸》感言

近日跟隨邵老師讀大學中庸,對老師博古通今的膜拜之餘,也不覺感嘆古文真乃大智慧!短短篇章竟可包羅萬象,寥寥數字便已道盡人生哲理。經典需得細細琢磨,慢慢品味,於生活中才漸漸領略。自覺這幾日學習所知不過皮毛而已,但已感收穫很大。

凡事究其根本,與人為善。眼見耳聞,肌膚所感,未必是真實的。只有透過表象看到本質,才能徹底明白言、行背後的聲音。撥開迷霧見到真相才會大徹大悟,所言所行才能更正確。親近之人的忠言逆耳,諂媚之人的阿諛奉承等等,都需要我們智慧的辯識。

推己度人,我們更要時時自省。只有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善的,才能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當我們有崇高的目標和美好的理想,就要去實現它。遵循事物的規律法則,採用正確的方法,適時適事的去做事情,營造和諧輕鬆的氛圍,讓周圍的人都感覺舒服自在的將事情完成。各司其職,知人善任,因人而異的交往等等都是正確的做事方法。

保持善良的本心,用智慧的眼睛撥雲見日,用適時適事的方法做事情,周圍的環境才會和諧舒適,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幸福!

今日感慨,當知自己不是愚者不及便是自作聰明瞭,還請各位老師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文 | 周小娜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