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後,後悔之前,我依然用力的活著!

青春之後,後悔之前,我依然用力的活著!


小七已經十歲了...

記得第一次聽到後青春期的詩這個詞的時候是在高一,那個時候喜歡用非主流的本子,剛好我買的那個本子的封面上用很好看的藝術字和排版寫著『後青春期の詩』,然後就很喜歡這個詞,也喜歡用那個時候流行的非主流式字體寫著玩。

高中時聽到的五月天

高二的時候用著我姐給買的諾基亞,手機裡的歌曲是靠著家裡有電腦的好朋友用藍牙傳過來的,那個時候下的最多的就是Justin Bieber和五月天的歌(當然除了非主流三巨頭的歌),只比我大一歲的Justin Bieber真的很帥,聲音又好聽又有才華,然後整天和宿舍的人就沉浸在他的聲音中,下午下課後回到宿舍就跟瘋了一樣。

剛剛扯得有點偏了,現在回到正題。說到五月天,高二的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倔強》《溫柔》《突然好想你》《知足》《擁抱》,歌名很好記,旋律很好聽(當年的我如果喜歡一首歌,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旋律好聽),曾經一度想把《知足》裡的“如果我愛上你的笑容,要怎麼收藏要怎麼擁有”作為我的QQ個性簽名。《後青春期的詩》這首歌當年在校園裡傳唱度不高,畢竟徐良他們在學校比較火,但是我就特別喜歡這首歌(沒錯,就是因為旋律),有段時間單曲循環很久,還一度把這首歌作為我的手機鈴聲。

雖然單曲循環了很久,雖然這首歌只有2分19秒,但是我到現在還沒記住這首歌的歌詞。以前的諾基亞手機在放歌的時候沒有歌詞,然後我還總能把歌詞聽錯:

把“當煙霧隨晨光飄散”聽成“當煙霧隨著光飄散”

把“期待已退化成等待”聽成“期待一堆火車等待”

把“如同詩一般”聽成“如懂事一般”

把“讓天空解釋著蔚藍”聽成“讓天空解釋著未來”

“...”

青春之後,後悔之前,我依然用力的活著!

經歷著青春期 聽不懂《後青春期的詩》

還是那句話,聽歌只聽旋律,旋律好聽,這首歌就非常好聽,然後只能明白《知足》這首歌的歌詞有暗戀的味道,然後也完全不能理解《後青春期的詩》裡面所有歌詞的意思。

現在再來看歌詞,聽著“終於我們不再為了生命狂歡 為愛情狂亂”,明白了30歲出頭的他們已經過了那個爆肝的年紀;聽著“然而青春彼岸 盛夏正要一天一天一天的燦爛”,明白了青春延續,到了後青春期,他們的生活也充滿了孩子哭聲和柴米油鹽,精彩也剛剛開始,未來值得期待。


青春之後,後悔之前,我依然用力的活著!

五月天各自表述專輯的最核心概念是什麼?

瑪莎『在青春期過了之後,在跟世界認輸之前』

石頭『體力不是問題,年齡沒有關係,後悔需要勇氣,熱情永不放棄』

怪獸『離開青春期,尚未進入下一個階段,些許尷尬卻又動人的燦爛時分』

冠佑『青春是挽不回的水轉眼消逝在指尖,後青春是緊緊抓住那即將消逝的瞬間』

阿信『那些消失的衝動,殘存的餘熱,達不到又放不下的夢想,依然期待著火花的生命』

青春之後,後悔之前,我依然用力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