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青蝦池塘的高效速養技術

秋季青蝦池塘的高效速養技術

秋季利用池塘快速飼養一茬青蝦,2個月左右,畝產(1畝=667平方米,下同)成蝦可達100千克以上,效益顯著。

秋季青蝦池塘的高效速養技術

山東青島 春季海鮮開始大量上市 市民節假日搶購嚐鮮

1.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以1.5~5.0畝為宜,水深1.2~1.5米,底質宜選砂壤土,池埂面寬 2 米以上。坡比 1∶3~4,池坡要有較大的淺水灘腳,淺水區水深0.4米左右。

蝦池清塘後,可在水體表面浮植小方塊狀或條帶狀的水生植物(如水蕹菜或蓮子草等), 浮 植 面 積 以 總 水 面 的25%~30%為宜,在水層中間還可設置適量多層式人工蝦巢,以改善生態環境。

2.適時放養

放養時間不宜過早,一則青蝦捕撈量少,種蝦來源少,價格較高;二則水溫較高,影響青蝦成活率。但也不宜太遲,如養殖水溫較低,青蝦攝食率低,生長緩慢。生產實踐表明,一般控制在10月初下池為宜,青蝦在越冬前有2個月左右的生長期,只需蛻殼3次就能長成大蝦,正逢元旦、春節前後上市。

幼蝦放養前7~10天,池塘加水深至80釐米。進水時應依 次 用 40 目 、 60~80 目 和80~100 目尼龍篩絹進行三級過濾。同時,每畝施放腐熟畜禽有機肥300~400千克,施肥方式以全池均勻潑灑去渣的肥液為宜。

秋季青蝦池塘的高效速養技術

鄱陽湖青蝦獲豐收

3.放養密度

一般每畝可放養2~3釐米規格的幼蝦15千克左右。幼蝦下池時要先“試水”,以避免溫差過大,並在池塘內水平設置一塊8平方米左右的紗窗網片,吃水深度8~12釐米,將經過緩水的蝦苗輕輕倒在網片正中。

然後任幼蝦自行遊離網片潛入水底,過一段時間後,仍留在網片上的多為受傷、體弱幼蝦,應撈出淘汰處理。

4.餌料投餵

幼蝦下池後,應每天投餌,一般可用羅氏沼蝦飼料替代,或以投餵豆餅為主,輔以麥麩、米糠及動物性餌料,如搗碎的野雜魚、螺、蜆等。水溫在20 ℃時日投餵量佔全池蝦體重的10%左右,水溫在15 ℃時投餵量為 7%左右。隨著水溫逐漸降低,投餵量應相應減少。動物性餌料應隔天投餵,一般佔總餌料量的20%左右。

一般每天投餵餌料 2 次,即上午 7~8 時和下午 16~17時各投餌1次。投餵時要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選擇水深50釐米左右的淺灘處投飼。粉狀餌料如豆餅等,應預先 浸 溼 , 然 後 捏 成 團 塊 狀投餵。

5.日常管理

幼蝦入池7天內,水深保持 1 米左右。7 天后逐漸加深水位,15天后水位可加深到1.5米左右。保持池水pH值穩定在7~7.2之間。此外,要勤巡塘,一般8~10天換水一次。

增氧機一般可在午夜1時至日出前開機增氧,陰雨天可全天開機,有時為使池底充分曝曬,晴天的下午14時左右可增開增氧機1次,以預防青蝦“浮頭”。一旦出現浮頭要及時開機增氧,並加註新水。

秋季青蝦池塘的高效速養技術

安徽巢湖開湖捕蝦

6.病害防治

青蝦抗病力較強,較少發病,目前多以消毒預防為主。據生產實踐,一般以潑灑生石灰漿為主,每月潑灑2次,每畝每次用生石灰15千克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