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夢,你只能想想

有些夢,你只能想想

我承認,我一直活躍在舞文弄墨的行當裡,這或許對我來說是最引以為豪的事,因為這是自己最有力的興趣。具體起來,可以說成是咬文嚼字的事業,不過這聽起來又是個貶義詞,因為,沒多少人會在乎“取的”與“獲得”的區別。其實當我開始琢磨這一篇該怎麼寫的時候,內心確有很多想說的話,翻來覆去,本以為自己可以把走過的痕跡一一描述,可以把切實的感受娓娓道來,沒想到,我還是要向現實低頭。

哇,文化人,聽起來真高大上,離凡夫俗子們的距離好遠,一天一地……這話聽起來像個笑話,因為挖苦諷刺向來都是相對的,你覺得別人虛榮、虛假,往往你自己就是如此。

說起夢想,多數情況下和興趣有關,即使多數人的夢想都是成為有錢人,這時,錢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多種興趣中的一個。我本來出生就是個不太富有的人家,同樣小時候也吃了不少的苦,現在呢也沒有混的風生水起。那麼按照規律,有錢人也應該成為我的追求、我的夢想?

還有一種夢想和失去有關,說白了是不甘心。這次我拿了第二,下一次一定要拿第一,第一也就成大多數人的夢想了,但是,照舊還是有第四十、第五十的人在,這些人沉浸在對第一的無盡幻想中,用班主任的話說,你想一想就好。是的,第一這個夢想,會很難,可真的不至於讓他們非死不可。

關於不再與失敗,我深有體會,說起自己,應該更能面面俱到些,畢竟其他人的生活並不在可控範圍內,我也無權指指點點。對我來說,很多東西都不再了,失敗的事例也是一抓一大把,但是,我還是想提一提我的這位朋友,他告訴我他看到的一句話,嚼了18年的肥豬肉,本以為可以永久吐掉,沒想到還得放回嘴裡。沒錯,我說的是畢業高考這件事。那時候,他捨不得說話,沉默看上去真的好強大,到頭來依舊沒有凌駕於“考上”的字眼裡。可是,這重要嗎?我親眼目睹了他的婚禮現場,與妻子交換戒指的那一幕感動臺下無數人,本該為這段姻緣抱頭痛哭的他們倆,變成了臺下的我,而且抱著的是牆,而非人,千真萬確,但誰還會想起當年那個並未實現的大學夢?

在網上我看到過這麼一個視頻,算作雞湯正能量一類,具體講的內容我至今仍記憶猶新,說的是一個故事:兄弟兩人住在80樓的頂端,有一天晚上回家時發現電梯停了,怎麼辦?總得回家,哥哥對弟弟說,反正我們倆還年輕,有的是體力,咱們就揹著揹包一起爬到80樓回家。於是兄弟兩人就這樣一鼓作氣往上走,爬到20樓時,太累了,堅持不住了,兩人相約說把揹包放下,明天再回來取。爬到40樓時,更累了,這個時候兩人開始互相抱怨,到了60樓實在爬不動了,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兩人就這麼默默地爬著,最後終於到了80樓。可是,兩人到門口的時候才發現,鑰匙放在20樓的包裡了。

這其實說的是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朝氣蓬勃,渾身有力,什麼夢想都要實現。等我們真的走進社會,才發現現實異常殘酷,生存下去就是個難題。必須先順應規則,想方設法地穩定下來。於是放下夢想繼續往前走,來到40來歲的時候,隨著社會經驗慢慢的不斷積累,知識越來越豐富,相應的,我們逐漸也多了抱怨,付出那麼多,為什麼回報那麼少?後來到了60歲,相當於晚年了,更懂得珍惜了,也得好好過了。就這樣,大家互相攙扶著一起走到了80歲,卻發現人生最重要的東西,留在20歲沉重的行囊裡,從未得到過放飛,也從未被打開。

可能等到我們真正活到那個年紀的時候,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沒有呈現出它本來的面目,你就會覺得這輩子白過了。這是一個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對我們來說,20歲的行囊裡放的到底是什麼。而且,很多東西又都具備時效性,隨著時間推移,行囊裡的東西說不定會失去它原本的價值。

說真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被這個視頻“束縛”著,來自2011年的夏天,那場夢開始滋生,輾轉六七個年頭。這之間,實現夢想的例子無時不刻地光顧我的視野,有關成功的名言警句,也時不時地提醒督促我。失敗了,沒事,倒頭睡一覺,換個方法,重新再來。就像睡不著,換個姿勢,再來一遍。週而復始,這樣的節湊差一點就能跟上季節的變幻了。可是,有一天,放棄了,就像現在,還是睡上一覺,不用再有新點子了,也會沒皮沒臉的繼續歡笑、開心,看起來也不會那麼累了。

是吧,敗就敗了,最後屍骨都會無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