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供應壓力下 玉米價格或難大幅波動

季节性供应压力下 玉米价格或难大幅波动

截至10月16日的一週,CBOT玉米期貨市場12月主力合約報收375.25美分/蒲式耳,比上週上漲10.75美分/蒲式耳,漲幅3%。後期來看,美國玉米市場仍將受到季節性供應壓力的影響,預計CBOT1812合約玉米期貨價格在350~390美分/蒲式耳區間波動的概率較大。

預計華北價格穩中震盪

近期,華北玉米收購價格繼續上漲。截至10月17日的一週,深加工企業14%水分二等玉米收購價:山東濰坊1890~1920元/噸,比上週上漲50~60元/噸,德州1880~1900元/噸,上漲40~50元/噸;河北石家莊1890~1900元/噸,河南鶴壁1850~1860元/噸,均上漲40元/噸。

進入10月份以來,華北玉米價格累計上漲50~110元/噸。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年華北地區玉米有減產預期,且品質普遍好於上年,貿易商看漲後市,搶購玉米意願較強;飼料企業認可今年華北玉米品質,運往南方銷區的玉米數量增加;農戶及貿易商惜售心理較強,加之當前正值冬小麥播種時節,部分農戶無暇顧及玉米銷售,用糧企業玉米到貨量下降;部分企業資金不足,賬期較長,提高收購價格吸引糧源。經過連日提價後,至10月16日,華北地區提價收購玉米的企業數量明顯下降,個別企業甚至小幅下調玉米收購價。

後期華北玉米市場進入用糧企業和貿易商與農戶的博弈階段,價格持續上漲將使到貨量增加,到貨達一定程度後用糧企業又將下調價格。整體來看,後期華北地區玉米季節性供應壓力仍然存在,但玉米價格在1800~1850元/噸有較強的底部支撐,難以大幅下跌,預計10~11月華北玉米價格以穩中震盪為主,在當前價格基礎上波動幅度在50元/噸以內。

東北上下波動空間有限

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10月16日,全國秋糧已收穫種植面積的72%,進度同比快0.7個百分點。貴州、湖北、河北、山西秋糧收穫接近尾聲,黑龍江收穫近七成,吉林收穫近六成。其中,全國玉米收穫完成79%,同比快0.5個百分點。

截至10月17日的一週,東北地區新玉米仍在收割,處於少量上市階段。黑龍江綏化深加工企業收購14%~35%水分新玉米,三等折乾糧報價1560~1610元/噸,比上週下降10元/噸,北安1550~1560元/噸,上漲30~40元/噸;遼寧鐵嶺1700元/噸,持平。企業根據到貨量及採購需求,機動調整玉米掛牌價。吉林公主嶺某深加工企業14%水分三等新玉米開秤收購價為1650元/噸,比上年開秤價上漲170元/噸。

10月11日~12日,國家臨儲玉米計劃銷售796.89萬噸,實際成交361.77萬噸,比前一週增加13.84萬噸;成交率45.4%,提高1.6個百分點;成交均價1522元/噸,下降11元/噸。自4月12日國家臨儲玉米開拍至今,26周累計投放20392萬噸,實際成交9009萬噸,平均成交率44%。與此相比,去年5月5日臨儲玉米開拍,同期投放23周,累計投放量為8966萬噸,實際成交5236萬噸,平均成交率58%。

今年東北玉米大量上市後,價格走勢將不同於往年,預計難以看到在季節性供應壓力下的短期大幅下跌行情。近兩年玉米價格實際上是築底行情,當前玉米價格在較強的底部支撐下,下跌難度較大。今年東北地區玉米種植成本大幅增長,加之遼吉優質玉米有減產預期,將對玉米價格形成較強支撐。

2018/2019年度(始於10月1日)國內玉米深加工產能大幅擴張,且集中在東北地區,11月以後新增產能將陸續投入運行,深加工企業對玉米的需求將不斷增長,也將提振玉米價格。但2018年臨儲玉米累計成交量預計在9700萬噸左右,將有超過4000萬噸的臨儲玉米結轉進入2018/2019年度,這將限制後期玉米價格的漲幅。

綜合來看,11月底之前,東北玉米在季節性供應壓力下穩中偏弱運行,下跌幅度預計在50元/噸左右,進入12月後東北玉米價格或將上漲,漲幅預計在100元/噸左右。

南北港口漲勢或難持續

截至10月17日的一週,北方港口玉米價格穩中有漲。遼寧鮁魚圈港14%水分二等拍賣玉米主流收購價1730~1750元/噸,與上週持平;15%水分二等2018年產新玉米1770~1790元/噸,上漲10~20元/噸。錦州港14%水分二等拍賣玉米主流收購價1770元/噸,與上週持平;15%水分二等2018年產 新玉米1780~1810元/噸,上漲30元/噸。

前期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下跌之後,貿易利潤壓縮,北方港口集港量明顯下降,支撐玉米價格。數據顯示,10月15日鮁魚圈及錦州港口晨間集港量僅1.3萬噸,比上週同期下降40%。價格上調後,至10月17日,兩港晨間集港量增至1.85萬噸。

後期來看,臨儲玉米繼續供應市場,10月底東北地區玉米大量上市後,預計季節性壓力下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仍將走弱,但在種植成本及遼吉新玉米減產預期的支撐下,玉米價格跌幅有限,預計在50元/噸左右。

截至10月17日的一週,廣東港口玉米價格先跌後漲,散船二等拍賣玉米報價1910~1930元/噸,比上週上漲10元/噸;集裝箱二等拍賣玉米自提價1930~1950元/噸,一等2018年產新玉米自提價1980~2000元/噸,均與上週持平。本週前期廣東港口玉米庫存快速恢復,壓制玉米價格。

10月12日,廣東港口玉米庫存82.6萬噸,比10月8日增加21.8萬噸,比國慶節前增加2.7萬噸。但此後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上漲,加之廣東港口玉米庫存開始下滑,提振貿易商心態,玉米報價上漲。後期來看,廣東港口進口替代品到貨量較少,預計玉米價格仍將跟隨北方港口玉米價格走勢。

後期澱粉上漲節奏放緩

截至10月17日的一週,華北地區玉米澱粉價格上漲。吉林長春加工企業澱粉出廠價為2350~2400元/噸,遼寧鐵嶺2400~2420元/噸,均與上週持平;山東濱州2550~2580元/噸,上漲80~100元/噸;河北秦皇島2560~2600元/噸,上漲70元/噸。

在綜合考慮折舊等固定成本的情況下,吉林長春地區加工1噸玉米理論盈利為175元,比上週增加17元;山東濱州地區理論盈利125元,增加21元。儘管原料成本上漲,但澱粉及蛋白粉、玉米纖維等副產品價格也上漲,澱粉加工利潤繼續增加。

截至10月16日的一週,全國澱粉行業開工率77%,比上週提高2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東北地區大中型企業開工率為79%,比上週提高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華北地區大中型企業開工率為79%,比上週提高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6個百分點。

據瞭解,當前澱粉企業基本無庫存壓力,加之有玉米原料成本支撐,企業對澱粉挺價意願較強,短期內玉米澱粉價格維持偏強趨勢,但上漲節奏將放緩。短期內在季節性供應壓力下,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動力不足;澱粉行業開工率回升至年內高點,後期庫存有望增長;10月份國內澱粉價格漲幅普遍達50~100元/噸,上漲至高位後,企業反映簽單數量下降,限制價格漲幅。

季节性供应压力下 玉米价格或难大幅波动
季节性供应压力下 玉米价格或难大幅波动季节性供应压力下 玉米价格或难大幅波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