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鵬龔志云:中國建陶已走到拐點,每月倒兩三家瓷磚企業或是常態

猜想大變局下的建陶大業,我認為中國建陶已經到了一個拐點。以前可能是一個增量市場,反正大家都有飯吃;未來我認為是一個存量市場,是你死我活的競爭。以後每個月倒掉兩三家企業可能是常態,

所以大家要有心理準備。當然,一些小而美的企業也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因為市場的需求肯定也是多元化的。


東鵬龔志雲:中國建陶已走到拐點,每月倒兩三家瓷磚企業或是常態

談建陶行業,我一直在想,幹陶瓷幹了快30年,其實我們對陶瓷行業還是瞭解得不透徹。

最近我有一個感悟。建陶行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行業?我認為是一個對資源、市場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兩高”行業。很多建陶企業為什麼原來會在廣東起家、然後走向全國?除了政府政策的引導,我認為還有資源的引導。

現在內地也有很多地方資源豐富,它的市場就近就可以消化(產能),所以有一大批我們叫不上名字的企業,在一些區域市場生活得有滋有味。未來品牌企業怎樣和他們競爭?甚至把他們的市場拿過來?我認為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可能這個企業就能成為寡頭。因為這個行業運輸成本非常高,對區域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很大,現在全國布點的銷售佈局,也許是一個誤區。

我們把陶瓷這個行業看得太高大上了,其實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身段放下去,可能會成就了一個偉業呢!

東鵬龔志雲:中國建陶已走到拐點,每月倒兩三家瓷磚企業或是常態

行業會不會有大變局?精裝房的推進,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整個市場的營銷肯定要跟著變了。我認為渠道一定會大變。比我們發展得早的國家,不管是日本、韓國還是歐洲國家,其實工裝市場份額已經佔到了建陶行業70%以上。而現在我們國內的銷售,比例剛好是倒過來的,70%是靠零售,30%才是工裝市場,未來一定會倒過來。所以經銷商也好,廠家也好,應該適應這種變化。所以我們在今年專門針對工裝市場成立了一個事業部,把原有的傳統渠道切分出來,要把原來工裝市場的游擊隊變成正規軍或許才能打贏未來的戰爭。

銷售會不會大減?因為行業到了拐點,體量在下降,我相信(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面對複雜的經濟局面是悲觀還是迷茫?

面對行業和整個經濟走向,企業比較迷茫可能是當下的一個現狀。

去年我在博洛尼亞說,建陶行業是一個時尚行業,它與時尚行業的關聯度非常高,時尚行業要求你具備創新的能力。其實我們每年幾千人到博洛尼亞來,

參觀博洛尼亞陶瓷展,我們看的是什麼?看的是軟實力,設計就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而我們國內的企業為何在設計研發方面投入遠遠不如意大利?為什麼意大利就能把瓷磚賣到全世界?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思考這些背後的因素。我認為20年以後,有可能讓全球的陶瓷人都到中國去看陶瓷展,這是我們的一個夢想。但如果我們不能轉變這種觀念,20年以後還是要到意大利來看陶瓷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