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沉浮半生,《烘焙人生》序言

彷彿眨眼間,我就已經40多歲,有時真的覺得,半生就像半日一樣,但細細回憶起來,又確實是經歷了很多。就像記憶的星空,看起來空洞無邊,只有些星星點點,而一旦展開回憶,它們就會鋪滿整個記憶,燦爛輝煌,讓我覺得充實。如此看到,半生也不止半日,我所經歷的東西,無論對別人來說是多麼的乏善可陳,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人生財富。

我從梅州的大山裡出來的時候,沒想過我最後會選擇烘焙行業培訓作為我的事業,因為我在梅州山村的時候還沒有吃過蛋糕,所以以蛋糕作為事業是無從想象的。我從梅州農村出來時,我沒想到我會遇到怎樣的人,沒想到我會遇到我現在可愛的妻子。我更無法預見我在事業上失敗了幾次,背了債務,最後都站了起來,用蛋糕烘焙這把鑰匙,打開我人生一扇新的大門。

我是客家人,出生在有著“天下客都”之稱的梅州,客家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俗語,叫做“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這個故事說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話說清乾隆年間,嘉應州(今梅縣)有個李三經,打一出生就身材瘦小,據說出生時只有三斤九兩重,於是就被人叫“三斤九”,由於家窮,慢慢的人們把他的真名忘記了。三斤九做泥水匠,窮困交迫,30多歲才有一個兒子,幾年後老婆病死。三斤九想著兒子留在家也不免落得個貧病而死的下場,就讓他跟著村中人外出謀生。兒子倒是很爭氣,混得不好不回家云云。

兒子跟著村人過番了,這一去就是五年,毫無音訊。然後三斤九也五十多歲了,生活過得艱難。也由於家貧,如果鄰居有什麼東西不見,總喜歡誣賴“三斤狗”(三斤九的諧音),或是到他家屋前指桑罵槐,進行辱罵。三斤九人窮志短,只好忍氣吞聲過日子。

三斤九越來越困苦,他是有多困苦呢,他自身是做泥水匠,為別人蓋屋起樓,自己卻只有一家破屋。兒子也流落海外,不知生死存亡。三斤九孤苦伶仃過日子,血氣衰弱,衣食不繼。然而人情淡薄,人越貧屋越賤,一年到頭都沒人來探訪,更別說是救助了。有一年除夕,在家家宰雞殺鴨準備過年和明天祭拜祖先的時候,三斤九卻吃不上一餐乾飯。他唯有在早上煮一碗稀粥,邊吃邊流淚,又向肉販賒來半斤豬肉,準備煮熟後用來祭拜父親,藉此父親哭訴。辛酸慘況,正所謂“人家有錢錢過年,自家無錢難過年。無錢人家人看賤,當今世道人敬錢。”誰料豬肉還未拿起就有債主上門追債,提走那賒來祭祖的豬肉。三斤九自我安慰地說:“人家有肉肉過年,我家無肉湯過年。”債主又回來伸手抓起一把爐灰撒入湯裡。三斤九隻好吞聲飲泣上床睡覺,可是無奈飢寒交迫,又受人氣,怎麼可能睡得著。

半夜的時候突然傳來敲門聲,有人在門外低聲叫道:“阿爸,我回來了。”三斤九聽見是兒子的聲音,先是很高興的,但唸到“無錢百子千孫也閒情”,又覺得沒什麼值得高興的。兒子說他中馬票了,於是便叫上挑夫,上船搬回十隻大木箱。

這年大年初一,祖公廳裡祭祖,敲鑼打鼓舞獅的,家家戶戶擺上了自己準備好的三牲和果品。三斤九父子來不及備辦祭禮,便用大盤小盤裝滿花邊祭拜祖先。全村男女老少見到三斤九這麼有錢,都改口說“恭喜三伯公”。不但如此,就連新年初一當天三斤九講不吉利的話,也沒有人說他的不是,反而都叫好。以後,大家為了巴結三伯公,都請他去喝酒。三斤九每次都到,每次喝醉都會大笑地說:“多謝我兒子,多謝我兒子。”大家都不知道三斤九的語言有諷刺的成為在裡面。

後來有人透露說,三斤九兒子阿狗的橫財是“倒紅帳”得來的不義之財。他是富起來了,為爸爸出了口惡氣,但他不肯賙濟貧苦鄉親和修橋鋪路,反而買田買地,起造大屋,做起了威鎮一方的大財主。三斤九也是“肚飽忘了肚飢人”的人,有錢之後就擺起財主架子,對過去的窮兄弟很苛刻。他看不起大家,大家也就惱他、恨他。那三斤九呢,身在福中,豈想有禍!三斤九大屋即將落成,計劃辦酒筵三十席,宴請四方前來奉承的人,本村每家請一人,但須送禮金兩個花邊。不料卻廚房中炸食品的大油鍋起火,燒著了柴草,蔓延開來。三斤九父子手足無措,敲響銅面盆呼叫救火。但村民恨三斤九有錢便刻薄鄉親,無人施救,三斤九的新屋就燒沒了。

不久後,三斤九兒子“倒紅帳”的南洋廠家來追債,三斤九的兒子聞訊而逃。三斤九從此家境敗落,他的父親又被人呼為“三斤狗”了。清朝本地詩人張芝田《梅州竹枝詞》詠此事雲:“困極誰憐範叔貧,鄙夷盡喚狗三斤。明朝改口稱三百,為子金多羨煞人。”

三斤九的真實故事看起來是那樣虛幻,不可思議。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未完滿”的人生之中,所以我們看著別人的一整個人生,便覺得不可思議,這種感覺,就像百年過後別人看我的人生一樣,或者像我現在這樣,在工作閒暇時光呷一口功夫茶,開始回想我的前半生。我回過頭看我的人生歷程,覺得我走過了很多彎路,受到不少挫折,最後才走到蛋糕烘焙培訓這一步,才把自己的事業確定下來。但是,可以抹去那些彎路和挫折嗎,完美的人生真是我想要的嗎,可能把那些挫折都變為順境,我就不是現在的心境和際遇了,可能我也不會遇到我現在可愛的太太。所以,若能安心地接受這些命運帶來的饋贈,我覺得我的人生還是很美好的,我很享受目前的一切。過去和未來都像這個故事一樣虛幻,只有當下最真實,我們要做的,不過是把握當下,若實力有逮,就把未來的脈絡摸清楚一些,製造屬於自己的更好的未來。

三斤九的故事說出了人生的人情冷暖,其實這也是我的體會。的確,在我人生低潮的時候,包括小時候家裡因為爺爺成分不好,受了不少白眼,能明白其中的艱辛和不容易。不過我很理解中國社會中的人情淡薄現象,因為中國人一直以來的生存成本都偏高,而人們的收入都偏低,所以人們輕易不會浪費自身的資源去幫助別人,造成社會的普遍冷漠。社會上窮苦的人也太多了,也不可能能幫助所有有需要的人。雖然我理解,但我並不贊成這樣的社會現象。當然,改善這種現象需要政府的力量,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但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很需要我們為這個稍顯冰冷的社會注入一股溫暖而向上的力量的。不單是為富者不可不仁,就連每有個普通的人,都應該去關心身邊的人,即使是略盡綿力也好。你沒辦法去救助每一個人,可是你可以懷著傷心去待你身邊的人。

我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像三斤九一樣,過不上一個好年,外出拼搏的時候背上債務,也曾彷徨過,當我在蛋糕烘焙培訓這個事業上做的不錯的時候,我所做的,和我當初的心懷一樣——但行好事。我當初想做老師,可惜命途不對,未能如願,現今能開蛋糕烘焙培訓學校,也算是用另外一個方法實現了我的夢想。我用心教導我們的學員,用最安全最好的材料去教學,也在教導他們以後也要如此做。而且對於工作,我認為要幹一行愛一行,我已深深愛上了烘焙行,我決心要為它做點貢獻。我每年在為中國烘焙行業輸送人才,教導他們最優秀的技術以及行業道德,讓他們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近年我開始注意在高素質人才這方面的培養,那一些有過工作的經驗,通過培訓,使其成為大師。每個行業都是需要大師的,大師就脫離了“匠”的行業精英、高手,這不是光靠技術磨練可以達到的,而需要思想。中國烘焙行業的大師太少,這不足以支撐和推動這個行業更加良好得發展,所以,我想要推動行業的發展,那就必須有培養大師的思想高度和覺悟。我現在不是很注重賺錢的問題,開連鎖餅店是可以賺很多錢,但如論對行業的貢獻,還是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和大師吧,我的責任在這一塊,至於連鎖餅店,就交給別人去做吧。

另外一個,就是客家人拼搏的不容易。歷史上顛沛流離的客家人,就算是到了現代,這種四處為家的感覺依然還在。君不見,深圳香港多少客家人,海外多少客家人。三斤九的故事發生在清乾隆年間,那時三斤九的兒子就已經跟著鄉人下南洋了。到了改革開放,政策的優惠也沒有照顧到同屬廣東的粵東客家山區。所以很多年輕人出來闖天下謀生活,這是迫不得已的事,若在家鄉能找到好出路,沒有誰願意背井離鄉的,三斤九的兒子是如此,我也是如此。但環境的辛苦不能成為為非作歹的理由。想想我當初,一路過來,有過死裡逃生,有過事業低谷,但都能過來。被生活環境所迫、受不了社會誘惑走向犯罪的大有人在,但更多的,還是靠自己奮發圖強,尋找機遇。但與過去相比,現今社會在各方面都要比以前規範和完善,只要能夠努力,就可以生活的更好,這是時代的進步,特別是在深圳這樣的商業都市,會更加眷顧拼搏的人。

我擺脫不了客家文化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記,我在家裡生活十多年,出來闖蕩二十多年,但客家文化的印記卻有千年。它教會我在艱困的環境要拼搏,也因此,我得以絕處逢生。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文章書畫,而是深入到骨子裡的傳統。這種文化傳統,在人的血液裡,形成性格、脾氣、精神,所以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至於我選擇蛋糕烘焙培訓作為我的事業,我覺得是一個冥冥中註定的事情。很多事不偏不倚的發生,我不是辦公室白領,不是一個修路工人,我成為了一箇中國烘焙行業的培訓人,只能用“緣分”二字去解釋。至於以後,我想為這個行業做更多的事,不出意外的話我會繼續做好做大——先做好再做大。如果真發生了什麼意外,我想我會以同一個態度去走另一段路。我覺得我已經足以應付任何生意場上的打擊了,即使我再次一無所有,我也能重新出發。我身上有多年的磨練,血液裡有客家人的傳統,我身後有溫柔賢淑的妻子,這都讓我有足夠的力量和勇氣面對今後的一切。

我要感謝我的我的太太,她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收穫,她在我最艱難的時候給予我的關懷,是我無以為報的。所以,無論是出版自傳還是事業上了一個新臺階,她都是我最想感激的人。在我想要做烘焙培訓的時候,她當即就說“好啊”,給了我莫大的信心,即使我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人看好這件事。中國人對於太太的叫法有很多,其中一個是“賢內助”,我想,這用詞來形容我的太太,是最好不過的了。我的太太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的美,在背後默默給予我太多太多,也是一直支撐我走到現在的動力,我感謝我的人生有她的參與。

蛋糕麵包的烘焙過程,是一個頗為複雜的過程。一個麵粉、雞蛋、牛奶、奶油和成的胚,在在烤箱裡,在熱力的作用下,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散發迷人的香氣和誘人的色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過程,在環境的磨礪下,經歷過的挫折變成有用的經驗,再把經驗轉化為智慧,使自己成長起來。呵呵,三句不離本行了。我花了生命中一半的時間,走到了現在,翻開這本書,就是我的半生。

寫在前面的話·沉浮半生,《烘焙人生》序言

劉科元

寫在前面的話·沉浮半生,《烘焙人生》序言

劉科元

寫在前面的話·沉浮半生,《烘焙人生》序言

寫在前面的話·沉浮半生,《烘焙人生》序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