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生」身體出現4個症狀 你已經成爲「溼」人!

「科学养生」身体出现4个症状 你已经成为“湿”人!

多雨的夏季,潮溼悶熱,人們在室內,白天晚上不間斷吹空調。突然,大腿上長了很多疹子,瘙癢難耐,還出現了耳鳴等症狀,那你應該就是體內溼氣重了。

中醫認為,脾臟能調節人體的水平衡。脾喜歡乾燥,不能過於溼潤,如果脾很健康,脾臟機能運作良好,調節水溼功能正常,那麼體內溼度就不會致病。反之,溼氣太重致人生病。那麼體內溼氣重,會有那些症狀呢?

「科学养生」身体出现4个症状 你已经成为“湿”人!

(1)身體困重,四肢乏力

如果你早上醒來就感覺頭暈頭重,體乏無力,不想起床,不想動,整個人沒有活力,那就是體內溼氣重的重要表現了。

(2)胃口不好

溼氣重影響了脾胃,人會感覺口淡,肚子飽脹,吃不下東西。有些人大便還會稀稀糊糊,黏膩不易沖走,更甚者還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3)肢體關節疼痛、麻木

溼氣重讓體內氣血不通,四肢關節感覺酸漲、疼痛,甚至不能動彈,有些人因此得關節炎,一到潮溼季節、下雨天氣就特別不舒服。

「科学养生」身体出现4个症状 你已经成为“湿”人!

(4)頭髮油、皮膚不適

有些人溼氣重會表現在皮膚表層,比如頭皮出油,臉部很油。還有些人會長溼疹,背部長痘痘,手足長癬,都有可能是因為溼氣重了。

生活中的祛溼小方法

那麼,體內溼氣重,要如何祛溼呢?這裡有幾個妙招。

(1)煮祛溼粥

薏米、土茯苓、陳皮等各種祛溼天然食品、藥材,可以煮各種祛溼粥,溫和、效果好。比如蓮子扁豆薏米粥,可以健脾和胃,對於脾胃虛弱、食慾減退的人群非常適合。

(2)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少喝冷飲

注意飲食健康,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會造成胃脹,油炸食品會加重關節或皮膚的發炎症狀,因此重口味、油膩食品不宜多吃。清淡少鹽,可以幫助腎排水。冷飲不要喝得太頻繁,寒冷水果也要少吃,比如西瓜、梨等。

「科学养生」身体出现4个症状 你已经成为“湿”人!

(3)運動出汗、少吹空調

運動出汗是直接的物理祛溼方法,直接排出體內溼氣。試試跑步、游泳、瑜伽,每天適當運動一會,打通體內氣血循壞,增強水分代謝能力,改善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雖然天氣炎熱,也要少吹空調,一整天不間斷吹空調,強制皮膚不出汗,會擾亂身體水分代謝的能力。

以上就是一些祛溼的方法了,適當運用,讓身體更能順應季節和天氣的變化。當然,如果你身上長溼疹了,身體非常困重了,那還是要去看醫生,遵醫囑吃一些藥,可以儘快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