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9月19日,為進一步加強典型示範,總結推廣多樣化高校扶貧路徑,深入推進高校定點扶貧工作,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在廣州舉辦了第三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推選活動,由44所直屬高校代表從43所高校申報的45個項目中,投票推選十大典型項目。近日,十大典型項目推選結果公佈,我校報送的項目《本禹志願服務隊實施“四大工程”助力精準扶貧》名列其中。

我校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和校團委聯合報送的項目《本禹志願服務隊實施“四大工程”助力精準扶貧》聚焦“志願服務+精準扶貧”主題,詳細介紹了學校實施“甘露工程”助力教育扶貧、實施“活泉工程”助力人才扶貧、實施“春風工程”助力產業扶貧、實施“志·青春工程”助力文化扶貧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據悉,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後期將對十大項目予以重點宣傳推介,並對所在學校給予一定經費支持,用於項目後續實施和在更大範圍內示範推廣。


本禹志願服務隊實施

“四大工程”助力精準扶貧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地處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武陵山區。華中農業大學2012年11月開始參與定點扶貧建始縣,學校積極發揮本禹志願服務隊的重要作用,著力實施“甘露工程”推動當地基礎教育發展,著力實施“活泉工程”為當地培養農業科技人才,著力實施“春風工程”助力產業扶貧,著力實施“志·青春工程”促進文化發展與文化產業提升。六年來,逐步探索出具有華農特色的“志願服務+精準扶貧”模式,有效發揮了志願服務參與社會扶貧的獨特作用,為學校定點扶貧建始縣做出了積極貢獻。201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給我校本禹志願服務隊回信,勉勵青年志願者“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2014年,在中國首屆扶貧論壇上,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安玥琦代表全國青年扶貧志願者作典型發言,本禹志願服務隊被國務院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稱號。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1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回信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一、工作思路


華中農業大學定點扶貧建始縣的總體思路是:教育扶貧夯實鄉村振興根基,產業扶貧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文化扶貧提升鄉村品牌價值,構建以教育扶貧為主導、產業扶貧為牽引、文化扶貧為支撐的扶貧工作體系。在這一總體思路的指引下,本禹志願服務隊堅持問題導向,主動作為,找準定位,積極當好志願者、社會企業和貧困地區的橋樑和紐帶,彙集更多愛心力量和社會資源共同幫助建始縣脫貧。

(一)堅持項目化推進。本禹志願服務隊瞄準當地貧困對象實際需求,堅持以項目化的形式開展建始扶貧志願服務,提升志願服務水平和精準扶貧工作實效,集中力量開展“四大工程”,以穩定的志願服務隊伍、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機制,不斷推進建始扶貧志願服務走向深入。

(二)堅持專業化支撐。

以提升扶貧志願服務的專業性為目標,充分發揮本禹志願服務隊師生志願者的智力優勢,通過廣泛調查,深入瞭解建始經濟、社會現狀,根據當地實際需求,組建專業化的志願服務團隊助力精準脫貧。

(三)堅持精準化服務。按照“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聚焦教育、文化、產業等重點領域志願者可為、能為、善為的扶貧“點”,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採取“點對點”“結對+接力”的方式精準施策,服務當地百姓脫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聚焦教育短板,實施“甘露工程”助力教育扶貧。教育扶貧是最直接的精準扶貧,本禹志願服務隊“甘露工程”項目圍繞教育扶貧中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基礎教育設施建設、精準資助體系建立、自主脫貧能力發展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教育扶貧有效模式。

一是實施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助力鄉村教育。 2013年起,學校本禹志願服務隊共派遣6批25名研究生志願者到建始縣官店鎮摩峰小學接力支教。志願者紮根山鄉,潛心教書育人,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大力加強第二課堂建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組織學生朗讀比賽、文藝匯演等校園文化活動,為建始縣義務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任教科目多次在全鎮、全縣調考取得第一的優異成績,研究生支教團被光明日報社、團中央評為“鏡頭中最美支教團”。2014年6月,省教育廳副廳長歐陽建平專程到建始縣官店鎮摩峰小學,看望慰問我校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對志願者的支教行動表示充分肯定。2015年5月,時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給我校建始縣支教團志願者寫信,勉勵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高尚品格,腳踏實地、紮根基層,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2017年1月,中央電視臺推出“身邊的網絡正能量”系列報道,專題報道志願者在建始支教過程中的創新舉措,讓全國電視觀眾聽到了建始鄉村小學的聲音。

二是實施“鄉村教師來漢培訓”項目,提升鄉村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志願者每年舉辦“鄉村教師來漢培訓”活動,邀請鄉村小學骨幹教師到武漢開展為期一週的學習培訓。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2013年來,已有75名建始縣鄉村小學優秀骨幹教師參加培訓。通過邀請華中師範大學鄭曉邊教授、陳彬教授、武漢崇仁漢濱小學汪飛校長等為參訓教師授課,培訓內容包括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校管理等方面,組織教師參觀武漢實驗寄宿小學、水果湖二小,讓鄉村教師在專題培訓和考察交流中更新教育理念,開闊視野,以更好地服務地方教育發展。2017年、2018年志願者募集資金,舉辦兩期小學校長培訓班,建始縣55名小學校長參加培訓,基本實現鄉村小學全覆蓋,對提升建始縣鄉村小學教學管理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5 第十二屆鄉村教師來漢培訓班

三是搭建“學校+地方+企業”愛心橋,匯聚社會資源精準幫扶基礎教育設施改善。志願者深入開展學生家訪,調研實際情況,精準提出項目菜單,同時多渠道聯絡社會愛心企業進行項目認購,提供經費支持。通過匯聚社會愛心資源,有針對性、項目化改善山區小學辦學條件。截至目前,已為建始縣官店鎮摩峰小學募集資金182萬元,修建了教學樓、宿舍樓、操場、“思源泉”等設施。武鋼工程技術集團、上海樂扣、步步高集團、新華書店等企業捐贈太陽能路燈、熱水器、電腦、圖書等30餘萬元,優化學生學習環境。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四是實施“留守兒童城市體驗行”項目,探索建立“成長型”資助體系。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用所募集的20萬元資金成立“水滴助學金”,用於獎勵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選取成績優異、品德端正、家境困難的學生實施“一對一”幫扶。在此基礎上,探索將資助方式從“解決溫飽型”轉向“關注成長型”,開展留守兒童城市體驗行等活動,近幾年先後帶領山區學生前往北京、上海、武漢、杭州多地,開闊學生視野,豐富成長體驗。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10 “留守兒童城市體驗行”杭州站

五是實施“阡陌學堂”在線支教項目,搭建信息化教育扶貧平臺。志願者借力“互聯網+”,建設“阡陌學堂”在線課堂,邀請國內外、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和高校相關專家,通過遠程視頻授課方式參與支教,為山區孩子打開一扇看到外面世界的窗。目前已邀請80餘位社會各行業優秀代表在線授課,內容包括社會知識、音樂、心理輔導、食品安全知識等多個方面。2015年,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趙芸逸和摩峰小學10名學生受邀登上CCTV網絡春晚舞臺,大山深處的網絡課堂讓千萬觀眾動容。2016年“阡陌學堂”在線支教項目榮獲第三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二)聚焦人才短板,實施“活泉工程”助力人才扶貧。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才是扶貧“造血”最亟需的“幹細胞”,是長久脫貧的關鍵。本禹志願服務隊聚焦當地人才短缺的困境,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幫助當地培養能夠紮根的人才隊伍。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13 建始農技人員培訓班開班典禮

一是發揮農科教平臺優勢,開展綜合培訓。學校2015年成立教師志願服務隊,主動整合學校、社會教育資源,依託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中央農業幹部教育培訓中心華中農大分院、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等平臺,為建始縣開設農村致富帶頭人、涉農企業主等教育培訓項目。累計為建始縣培訓管理幹部、技術人員387人次。其中,舉辦專題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318人次。培訓針對建始縣農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組織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問診式”授課,為建始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案,解答學員工作中遇到的新困難、新疑惑、新問題。通過農業創新與市場經營意識培訓,提升幹部、產業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

二是依託產業扶貧項目,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本禹志願服務隊以碩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志願者在建始適宜地區建立了一批特色產業試驗示範培訓基地,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幹”。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志願者走進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開展集中培訓、現場示範講解。累計開展農技培訓142場次,培訓特色產業人才、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種養植戶11695人次。為了讓老百姓看得懂、學得會,師生志願者精心編印《建始獼猴桃實用栽培技術》《山區規模化生態土雞養殖手冊》《景陽雞飼養管理技術手冊》《有機水溶肥料施用方法手冊》《枸杞病蟲圖說》《枸杞整枝圖說》等一批實用技術手冊,指導企業、農戶提升科技務農水平。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14 《建始獼猴桃實用栽培技術》出版

(三)聚焦產業短板,實施“春風工程”助力產業扶貧。扶貧攻堅,春風送暖。針對建始縣農業產業基礎薄弱、農業技術水平較低等現實狀況,本禹志願服務隊組建博士服務團、科技服務小分隊,定期送科技下鄉,助力建始產業脫貧。

一是選派博士服務團,開展科技扶貧志願服務。2013年來,共選派5批24名博士赴建始縣接力志願服務,他們利用專業知識服務地方建設,同時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集成學校優質智力資源,對接地方特色農業產業,搭建產學研用對接平臺,湧現出一批飽含深情、俯下身子、真抓實幹的優秀博士志願者。第五批博士服務團志願者張學振教授在支援建始的一年間,150天都在農村開展現場服務工作,帶領1名博士生、3名碩士生吃住在漁場,開展技術講座和培訓4場,培訓人員300人次,推廣新技術5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項,引進科研項目3項、項目資金60萬元。考慮到建始縣冷水漁業剛起步,面對當地漁民的期望,他主動申請“留級”,成為第六批博士服務團志願者的一員,繼續留在當地服務漁民。《中國青年報》以“一支不走的博士團”為題專題報道張學振教授等青年教師志願者的事蹟,學校也被評為湖北省博士服團先進單位。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二是發動崗位科學家,帶領志願者深入一線。學校充分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傢俱有指導產業發展的實踐經驗,結合建始產業發展和產業鏈特點,組建了10支“與崗位科學家同行”志願服務團,發動志願者深入到農業生產一線開展科技諮詢、產業調研、生產指導和社會觀察等工作,重點扶持景陽雞、玉米、魔芋、獼猴桃、茶葉、高山蔬菜、甜柿、枸杞、冷水魚、飼料油菜、馬鈴薯等特色產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崗位科學家+學生志願者+產業基地”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動科動醫學院崗位科學家龔炎長教授依託產業項目,帶領研究生志願者在景陽雞種雞群中推廣應用“雞白痢淨化技術”,在商品雛雞生產中推廣應用“集中育雛技術”,2項技術的應用使得景陽雞成活率從不足50%提高到95%以上,“553”生態養殖技術大範圍示範和推廣,景陽雞養殖規模逐年翻翻,2017年達50萬隻,年產值近6000萬元。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17 龔炎長教授指導景陽雞育種

此外,還有2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社會實踐團隊在專業教師帶領下,深入建始開展政策宣講、科技服務、法律宣傳、愛心支教等志願服務活動,全方位服務建始產業發展。

2016-2018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

社會實踐項目一覽表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三是組建學生公益創業團隊,助力農產品銷售。學校充分發揮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的智力優勢,組建了4支公益創業團隊,幫助建始挖掘產業資源、服務產品銷售。2015級園藝專業學生向義負責的創業團隊成立了恩施州依克羅吉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牽手建始縣政府扶貧辦公室,選定“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扶貧協議,將貧困農戶高山特色生態農產品進行統一收購、生產、包裝,打通商超對接渠道,搭建線上平臺進行互聯網銷售,結合自媒體平臺進行品牌推廣。2017年、2018年,該公益創業團隊還與學校後勤集團合作,舉辦了兩屆建始農產品展銷會,70餘個攤位吸引了近百家企業參展,極大擴大了產品的知名度,實現了產品增值、農民增收,探索出一種具有高校公益創業團隊特色的精準扶貧道路。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四)聚焦文化短板,實施“志·青春工程”助力文化扶貧。文化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扶貧長效機制和效果的關鍵。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主動發掘建始文化資源,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舉辦文化藝術普及活動,在實現文化價值、企業品牌、產業效益、貧困人口收入四個提升的同時,推動了鄉村文明建設。

一是推進非遺文化保護與融合。志願者以“黃四姐”非遺元素為核心,圍繞建始業州竹編手工藝、西蘭卡普藝術、建始傳統小吃桃片糕等開展特色農產品品牌設計與宣傳、旅遊文創產品設計,同時挖掘當地非遺資源的經濟價值,將非遺文化元素融入當地現有科技扶貧產業。

二是開展文化藝術普及服務。志願者利用假期舉辦“藝術下鄉專場演出”,開辦小學生暑假藝術素質拓展訓練營,提升山區學生藝術素養。開設“藝術普及微課堂”,通過在線課堂遠程教授音樂、美術等課程,錄製民樂、曲藝等視頻藝術課程,為建始鄉村小學生提供豐富的藝術學習素材。

三是提升扶貧產業文化形象。藝術設計專業志願者為建始獼猴桃產業、枸杞珍酒、馬坡茶、甜柿、冷水魚、高山蔬菜、景陽雞等七個扶貧產業進行品牌視覺形象設計,通過包裝、LOGO、宣傳頁、企業VI、淘寶網店設計等工作,提升產業文化品牌形象,促進產品銷售。建始三里鄉馬坡茶進行產品形象設計後,2018年春季短短兩個月完成以往一年銷量,使用新包裝後單品價格也增收20%。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四是講好志願者青春故事。學校以“本禹志願服務隊”愛心接力故事為創作源泉,以獻身湖北建始支教事業趙福兵等優秀學生典型為故事原型創作公益話劇《牽掛》,以用藝術的手法塑造了大學生志願者的鮮活形象,講述了志願者在西部山區義務支教、奉獻青春的感人故事,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心繫農村、心繫農民的高尚品格,向社會傳遞青春正能量。該話劇先後到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大學和各大專院校演出50餘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等領導同志現場觀看給予高度評價,時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作出批示。該劇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已成為本禹志願服務隊參與社會扶貧工作的靚麗文化名片。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三、工作思考與計劃

六年來,“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始終和建始人民群眾在一起,甘於奉獻、不計回報、苦幹實幹,為扶貧工作注入生機活力,得到社會各界的讚譽和獎勵。《人民日報》以3/4版面的長篇通訊報道了我校教師志願者在建始開展定點扶貧的感人事蹟。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農民日報等媒體對志願者參與扶貧工作進行了報道。2018年5月,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到恩施州建始縣紅巖寺鎮學校獼猴桃示範基地調研定點扶貧工作,聽取校黨委書記高翅的專題彙報,充分肯定學校師生志願者在建始縣的定點扶貧工作。接下來,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發揚“本禹志願服務隊”的光榮傳統,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圍繞脫貧攻堅這個中心,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為建始精準脫貧貢獻青春力量。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圖21 陳寶生聽取學校扶貧工作彙報

(一)“四大工程”扶貧志願服務給我們的啟迪

一是志願服務能夠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獨特作用。隨著扶貧重心向微觀層面的轉變,全局性扶貧新形勢需要社會多元主體參與,本禹志願服務隊的實踐證明志願服務組織能夠成為政府精準扶貧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二是結合高校專業特色和優勢開展的志願服務能夠更好地展現志願者的幫扶作用。本禹志願服務隊志願者正是憑藉自身農業科技專業知識,為建始貧困群眾提供了有特色、實效強的志願服務,得到當地各方的充分肯定。

三是以項目化形式開展志願服務,一方面,能夠通過項目化管理推動幫扶舉措有效率的落地落實,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將學校、社會各類資源聯繫起來,為群眾提供多方位幫助,為政府扶貧工作分解工作壓力。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進一步發揮教育扶貧志願服務的牽引作用,新增1-2個研究生志願者扶貧接力支教點,加派支教志願者,更好發揮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將“阡陌學堂”等較為成熟的扶貧志願服務項目推廣到更多山區小學。

二是組織4-6支生態環保志願服務隊赴建始開展生態環境調研,在發展當地產業的同時,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方面的宣傳和實踐。

三是充分發揮學校藝術設計、園林規劃等專業的志願者作用,協助當地做好鄉村規劃和文化建設,把建始農村建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四是將產業扶貧實施過程中形成的農業生產的技術資料、操作手冊等進行固化,推廣到更多自然條件適宜的貧困地區。

五是發動更多公益創業團隊志願者參與到產業幫扶過程中,提供信息服務、品牌提升服務,運用互聯網技術帶動更多農民脫貧致富。

消息作者|田經燚

案例資料來源|科發院

華中農大項目入選第三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