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沒有走心的刻苦學習,只是看起來努力而已。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二、

還記得我們上學時總有一兩個這樣的同學:每天熬油點燈地看書,背題,宿舍已經熄燈了,只有她還拿著個手電筒在被窩裡看書,或者乾脆蹲到衛生間繼續看書、背題,直到凌晨。但就是在模擬考試的時候,又拖了班級的後腿。

而如今在公司裡,也總有那麼一兩位同事,他們辛辛苦苦許多年,每天都很忙碌,但工作能力始終沒有得到提升,有的人熬到中年,工資還沒有剛畢業兩年的90後高,每天一樣擠地鐵上下班,一樣為了生計發愁,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他們的生活也不會有所突破。

他們辛苦努力之後卻換來這樣的成果,我們並不感到意外。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假努力”。

小時候“假努力”的孩子,如果不加以引導,長大後在工作中又變成了“假努力”的同事。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三、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開學的第一天,校長手拿著一個鳥窩,告訴學生,“杜鵑從不自己做窩,它只在別人的窩裡下蛋,把其他的鳥蛋推出去,這樣就沒了競爭對手。”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每個人都爭先恐後,被危機感督促著,似乎不跑快點就會被別人超越。而主人公蘭徹卻是特別的存在。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他喜歡用簡單實用的語言去定義一個詞,而不是機械性的死記硬背。他喜歡蹭各式各樣的課,認為學習是為了修煉氣質而非取得高分。

一節課上,蘭徹和教授發生爭執。教授問:“機械裝置的定義是什麼?”蘭徹沒有照搬課本中的定義,而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機器就是減少人勞動力的東西。”教授要他再說明白一點,蘭徹用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又詳細的解釋了“什麼是機械裝置”。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可是教授眼睛瞪得圓圓的,嚴厲責備他說,“考試也能這樣寫嗎?白痴!”教授又問另一位同學,這位大家眼中的“書呆子”立馬背誦教材,一字不漏地給出了標準答案。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枯燥……無聊……難懂……可這就是課本上的標準答案……

蘭徹堅持學習的意義不該是死記硬背,教授卻認為蘭徹的行為是不尊重教授,並擾亂了課堂秩序,於是叫蘭徹“滾出去”。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蘭徹沮喪地走出去,走到一半又返回來。教授問他怎麼又回來了?蘭徹說忘了點東西。教授問:“什麼東西?”這一次,蘭徹按照教材上嚴格要求的定義,準確描述了自己回來拿的東西是什麼。

蘭徹回來拿什麼?請看下圖▽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教授被他自己喜歡的生澀定義搞暈了,反而問蘭徹在說什麼,蘭徹說:“書,我忘了拿書。”!!!這一番對話懟得教授目瞪口呆,同學們一致叫好。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同為應試教育的產物,蘭徹的思維像長了翅膀般天馬行空。他每一刻都在為學到新知識而感到興奮,大學的體制中也能次次考試拿第一。而那些順著教育的慣性,在別人制定的軌道里滑了一輩子的人,跟我們何其相似。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 2. 家長也在“假陪讀”

還記得前幾天剛剛發過的《陪孩子寫作業?算了吧,還是命重要》嗎?

不少家長在吐槽:“當代女人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兇是陪娃寫作業”“比八年抗戰還艱難的是什麼?——九年義務教育”……

後臺留言也炸了,將近4000條的留言都在控訴陪娃寫作業的不易。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我捫心自問,如果教育到最後,家長感覺“命丟了”,孩子感覺被虐待了,那這還是教育嗎?

有時候我們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有什麼錯誤,或者字跡不工整了,就馬上出聲阻止孩子,告訴孩子哪裡錯了,根本不給孩子自己試錯和檢查的機會。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總是屢錯不改,還會忍不住在一旁指責:“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樣做不對,你怎麼就是記不住呢?榆木疙瘩。”

本來孩子學習時就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結果被家長這麼一“盯”,整個人都會處於緊張的狀態,生怕哪裡做的不對,被家長批評。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每天回家,孩子總有一堆作業要寫,幫助孩子將作業按照“優先級”劃分一下。

我家小丸子通常回家,會最先做最後一堂課老師留的作業,因為這堂課的知識點對她來說還是新鮮的,趕緊趁熱打鐵,強化記憶。

然後再根據孩子自己的感覺,印象深刻的科目可以先做,逐漸過渡到印象較淺的科目,這就到了發揮家長作用的時候了。

有時候我也會耍些小計謀,裝作不懂,讓她給我講解,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對她來說也就不再是痛苦的事情了。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其次,要注重過程和質量。

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了寫作業不專心拖拖拉拉的情況時,不要一上來就對著孩子一通訓斥,我們越著急,孩子也會越緊張,自然作業也做不好。

孩子不想做作業時,我們在屁股後面一個勁兒地催也是白費力氣,這時候不妨把決定權還給孩子,我們只需告訴他做作業是他自己的事,做不完作業如果老師訓斥,也應該由他自己承擔。

這招兒一次兩次可能不管用,多試幾次他自己就明白了,畢竟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最後,鍛鍊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裝寫作業”, 驚醒無數家長

也許我們的“假努力”並不是故意的,也許只是一時不小心養成的習慣,但失去目標的努力就未免太得不償失了。

希望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永遠不要成為別人口中的“他平時很努力,一到考場就洩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