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爲新篇章」柯柯牙,書寫新疆版的「塞罕壩」荒漠綠化奇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引言: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是新疆重點風沙策源地,是抗擊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最前沿,更讓人絕望的是,沙漠離阿克蘇市城區只有6公里,且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斷逼近。

在這樣的背景下,1986年,阿克蘇地區啟動實施了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不僅在荒灘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4公里集生態林、經濟林、防風林於一體的防風治沙“綠色長城”,還形成了讓阿克蘇人引以為傲的“柯柯牙精神”。

昔日“漫卷狂風蝕春色,迷夢黃沙掩碧空”的阿克蘇,如今已是“風拂楊柳千頃綠,水潤桃杏萬園紅”的茫茫林海。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從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這些案例來看,只要朝著正確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生態系統是可以修復的”。

已累計造林115.3萬畝的柯柯牙,以32年的堅持告訴人們:功成不必在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10月11日起,天山網推出【點贊阿克蘇荒漠綠化】系列報道,今日推出第一篇《柯柯牙,書寫新疆版“塞罕壩”荒漠綠化奇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柯柯牙航拍圖。

天山網訊(記者馬少賓攝影報道)2018年9月23日晚,當在屏幕上看到32年來柯柯牙荒漠綠化取得的成就時,就連86歲的頡富平、柯柯牙荒漠綠化的創始人也感到震驚了。

“柯柯牙綠化工程是在阿克蘇各族群眾迫切改善風沙危害的強烈要求下孕育而生的,當年我們順應群眾的需求而下決心做這件利在千秋的大事。”頡富平說,“我們當時5年才栽種了1.8萬畝,現在已經達到了115.3萬畝,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讓頡富平更沒想到的是,1996年3月,柯柯牙綠化工程曾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500佳境之一”,被載入世界人文景觀的史冊。

向風沙宣戰

柯柯牙,位於阿克蘇市城區東北部。沿著阿溫大道望去,路旁高大的楊樹、附近成片的果園構成了一幅鬱鬱蔥蔥的綠色畫卷,就連這裡的泥土中都散發著清新的氣息。

這裡就是柯柯牙,一道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4公里的“綠色長城”,它是阿克蘇的“肺”。而在32年前,柯柯牙卻是阿克蘇生態危機中高懸的一把“劍”。

上了年紀的阿克蘇人,都對上世紀80年代阿克蘇的沙塵天氣印象深刻,因為這裡每年沙塵天氣超過100天。

“只要一起沙塵,白天都得點蠟燭。”隨王震將軍進疆的86歲老人、時任柯柯牙綠化工程副總指揮何俊英對當年的情景記憶猶新。

更要命的是,沙漠離城區只有6公里,並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斷逼近。

而柯柯牙,正是阿克蘇地區風沙的主策源地。這片溝壑縱橫、沙丘綿亙的荒原,距離阿克蘇市城區不到6公里。

1986年春,在阿克蘇地委、行署號召下,沒有工程資金、沒有大型機械設備、沒有勞動報酬等的情況下,拉開了一場人與自然的持久戰。引水、平地、灌溝、治鹼、植樹、壓住風沙……用綠色長城把阿克蘇市區圍護起來。

柯柯牙並不是沒有“接待”過種樹人,從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植樹的嘗試始終未見成效。

“年年植樹年年荒,年年植樹老地方”成為一度在阿克蘇流行的一句順口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柯柯牙航拍圖。

種樹 種樹 種樹

阿克蘇地區實驗林場場長畢可顯被抽調來擔任了地區林業局局長,塔里木農墾大學林學院的教授依馬木·買買提來這裡當了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長,阿克蘇地區水利局的閆長庚被調來負責為柯柯牙引水……

“我在實驗林場幹了30年,對植樹造林我還是有點經驗。”面對時任阿克蘇地委書記頡富平的疑問,畢可顯如是回答。

按照畢可顯的方案,先引水、後造林,先城內、後城外,先建防風林後建經濟林,由北向南逐步推進。

一臺臺推土機、一群群扛著坎土曼和鐵鍬的各族幹部群眾,甚至動用了部隊官兵對“難啃”的地塊實施爆破……

3000畝土地平整出來了,37條溝壑填平了36條,如今只留下1條,用以提醒後來者,曾經的柯柯牙是怎樣的面貌。

引水渠建成了,水引來了。

根據當地相關部門的檢測結果,柯柯牙地區的土壤鹽鹼含量最高的地方達到5.58%,大大超過了國家規定的鹽鹼含量不得高於1.0%的造林標準。

畢可顯拿著和幾名技術員在3000畝土地上奔波多日取回的58個土壤剖面,有了精確的科學數據和開溝種樹的避風方法,如同老中醫切準了脈。

開始植樹,近萬人組成的義務植樹大軍踏著晨霧開進了柯柯牙。

阿克蘇棉紡廠的工人們來了,上高中的女學生們也來了,一天下來個個成了土人,人人手上都磨出了血泡……在這片熱火朝天的荒原上,所有人只有一個目標——種樹。

樹栽種上了,可考驗才剛剛開始。

“我在地委領導面前立了軍令狀的,要保證80%以上的成活率。”依馬木·買買提說,澆水、施肥、管護,哪一個都不能大意。

當太陽落下餘暉,義務植樹大軍離開,熱鬧了一天的柯柯牙又恢復了平靜,只剩下依馬木·買買提和幾名技術員給剛栽種的樹苗澆水。

“水要及時澆,要澆透,樹苗才能活。”依馬木·買買提說,因為不放心,他要親自守在澆水的現場,確保每一棵樹苗都能澆上水。

那年秋季,一連好幾個星期沒回家的依馬木·買買提挽著褲腿,穿著剮破的衣服,鬍子拉碴、一身塵土地出現在家門口,家裡的狗朝他狂吠,妻子端詳了許久,才半是責怪半是心疼地打趣:“同志,您找誰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柯柯牙綠化一期工程栽種的防風林。

收穫的喜悅

在良好的組織和科學的管護下,1987年,人們看到了綠油油的樹苗在熱風中生長。

第二年秋季,柯柯牙一片綠色,一期工程種植的35.8萬餘株楊樹、胡楊、棗樹等各類樹木,成活率達到85%以上。

這一年秋季,棗樹結棗,參加義務植樹的阿克蘇人都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柯柯牙的紅棗更甜。

有了一期工程防護林打下的基礎,阿克蘇地委開始嘗試栽種經濟林。

在“防護林每畝補貼15元,經濟林地不繳租金不繳水費,林管站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的政策吸引下,柯柯牙林管站從天山林場、實驗林場、佳木林場先後招來200多戶承包戶。

自此,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被吸引到以柯柯牙綠化工程為代表的荒漠治理行動中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的棉農張新洪和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的農民甘勇軍都是其中的代表。

“一畝果園十畝田,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蘋果等七年,棗樹當年就換錢。”

很快,張新洪就發現種樹一點也不比種棉花輕鬆,甘勇軍也差點捲鋪蓋走人。但慶幸的是,他們都選擇了堅持。

第一年,樹凍死了;

第二年,肥料沒上對;

第三年,沙塵趕走了蜜蜂;

……

第七年,張新洪的蘋果喜獲豐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此後的日子裡,紅彤彤的蘋果讓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甘勇軍還利用果園開起了阿克蘇市第一家農家樂,幸福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柯柯牙綠化一期工程栽種的防風林。

收穫“柯柯牙精神”

時光一寸一寸地長,風沙一口一口地吞。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年接著一年幹……

32年來,通過柯柯牙一到四期綠化工程的實施,在曾經的風沙策源地柯柯牙,阿克蘇人建成了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4公里集生態林、經濟林、防風林於一體的防風治沙“綠色長城”,更難能可貴的是收穫了自力更生、團結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柯柯牙精神”。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鬥,阿克蘇人探索出了一條經濟生態並重、以林養林、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柯柯牙綠化工程成為全國生態系統修復的典範,先後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500佳境”之一,被教育部、生態環境部評為“中小學生環境保護教育基地”,被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稱號。

從昔日“漫卷狂風蝕春色,迷夢黃沙掩碧空”到如今“風拂楊柳千頃綠,水潤桃杏萬園紅”,柯柯牙綠化工程已累計造林115.3萬畝,書寫了新疆版的“塞罕壩”荒漠綠化奇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柯柯牙綠化工程栽種的棗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柯柯牙,书写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柯柯牙1985年、1995年、2006年、2017年衛星影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