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 朝聖者心中的神山之王

岡仁波齊 朝聖者心中的神山之王

我是一隻井底之蛙,一個孤陋寡聞的人。我應該鄙視自己的靈魂,第一次接觸“岡仁波齊”四個字,竟然猜想,會不會是某位作家或者明星,還是哪個國度名字之類的荒誕。

宅在家中閱讀到一篇文章,關於《岡仁波齊》電影的介紹,原來岡仁波齊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朝聖者心中的神山之王。岡仁波齊一般是指岡仁波齊峰,屹立在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是恆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西藏最有名的神山。

岡仁波齊傳說是釋迦牟尼佛腳踏過的山,它的西邊是度母山,南邊是智慧女神峰,北邊是護法神大山。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內地、印度和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轉山,素有“神山之王”的尊稱。這座神山並非這一地區的最高峰,但是隻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奇藝的光芒,奪人眼目。這裡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歎。

岡仁波齊 朝聖者心中的神山之王

關於電影,我似乎忘了有多久沒有去過影院,是沒時間嗎?宅居男人不缺時間。是沒精力嗎?視聽感官享受不需要精力。是沒錢嗎?看電影不同於購物,花不了幾個小錢。我無意解釋太多,就是沒心情,就這麼簡單。龍應臺先生有“倉稟足而知榮辱”的論述,我不知道一個常常處於焦慮壓抑之中的中年油膩男人,他會不會有心情坐到電影院裡,靜靜的觀賞一部電影。至少我沒有,對於電影的孤陋寡聞,也屬正常。我開始第三次鄙視自己,自找藉口。

據說《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在2017年就已經上映,屬於第六代導演張揚的作品。第六代導演,響噹噹的名號,這導演張揚又是何方神聖,我也不知道。我開始又落入鄙視自己的自卑之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慌忙查找相關資料,閱讀瀏覽之中,情不自禁對這位60後導演讚賞不已、肅然起敬。

張揚導演了太多我耳熟能詳的電影,《愛情麻辣燙》、《洗澡》、《開往春天的地鐵》、《飛躍老人院》等等,雖然這些影片我基本也都沒有觀賞過,但至少道聽途說過吧。根據相關資料對他的說明,我進一步瞭解到他所拍的電影,都在國內外榮獲過大獎,這可算是相當大咖級的人物,難怪能被譽為第六代導演代表。

濮存昕主演過他導演的電影《洗澡》,濮存昕這主子可也不是隨便接活的人。他天生就有一股氣勢,在話劇團當兵的時候,娶了劇團幹部宛萍為妻,當時宛萍是四個兜的營級幹部,他只是兩個兜的小戰士。如今他老婆屬於首長級別人物,他也沒有活在妻子的光環之下。

《成都大學學報》評論張揚導演的電影,手法風格習慣以平民化的文化視覺,帶給觀眾直觀平視的感覺,從而構成了真實的中國社會生活平民文化。在他的電影里人物設置以普通市民為主,遠離驚天動地的英雄人物,也不同於過於邊緣化的底層人物形象,作品整體上帶有穩重又不恰到好處的敏感,高度概括了平民化的文化視角。看慣了那些宏大敘事的主題電影與英雄情節大片,視聽盛宴也會讓人視覺疲倦。如此接地氣的導演,不正是我所喜歡的類型嗎?我想我應該看看《岡仁波齊》這部電影。

網絡的最大便利,可以隨時隨地幫你解決你的求知慾望,上映已久的電影,在網上基本可以觀看。下載APP播放工具,輸入搜索,點擊影片,以空杯心態,觀看了這部電影。在本文中,我不想大篇幅去介紹這部藏語電影的故事簡介,留個懸念給有興趣觀賞的讀者,想看的人自然就會去看看,加強映象也挺好。

這是一部有關於信仰、有關於朝聖者的電影,通過手機播放器,透過小小的屏幕,一路觀看下來。瀏覽之中,我逐漸開始不自在,竟然會開始莫名心煩起來,不關乎別人,關乎自己,定力不夠,修為不行。佔據屏幕上方大量的觀眾留言,緊跟著飄來蕩去,在你眼皮底下晃來晃去的,嚴重干擾影響視覺效果。最鬧心的還有動不動就會蹦出來的小視頻、廣告之類的提示。眼不見心不煩,謂之眼乾為淨,這免費的午餐,原本就是嗟來之食,看電影還是要去影院欣賞才是硬道理啊!我又開始鄙視自己,名堂太多。

關乎藏民的生活,粗燥黝黑的皮膚下,擁有最清澈乾淨的眼神。關乎藏民的信仰,虔誠闔首,心無雜念,這也是她的高貴所在。我不知道我是否還有信仰,從小隻知道高歌我們是無產階級接班人的旋律。信仰有神論也好,信仰無神論也好,信仰金錢權力也好、信仰美人利益也好……各入各門,各選各路,原本正常。

生活的磨礪,已經讓我失去鋒芒,學會了妥協,學會了隱忍。這個世界或許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好比我明知熬夜不好,這午夜凌晨,我卻還在爬格子碼文字,我不知道自己圖什麼,可又不能說我完全不正確吧?每天重複一些言不由衷的言語,做著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這或許就是普羅大眾的狀態。能寫點什麼,就寫點什麼吧,如果還能寫,我也會繼續寫下去。算是留給自己在老年退休後的一種回憶,回首心路歷程的一種記錄,也是我唯一想要捍衛的堅守。

岡仁波齊 朝聖者心中的神山之王

電影《波仁岡齊》中,那些朝聖者在風霜裡五體投地、磕頭叩首,一圈圈繞著神山轉山,他們的虔誠,或許是懺悔,或許是精進,也或許為了修來生。

現實裡那些在星光裡趕乘最後一趟地鐵下班,一天天圍著老闆和業績,忙得像個陀螺打轉的人,又有什麼解脫與自由可言呢?信仰與生活,有什麼差別?接受平凡的自我,不要放棄你的理想與信仰就好。這一次,我沒有鄙視自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是逆旅,意味著做人要返本歸真,找回最初的自己。如果說看清生活的本質,卻依舊熱愛生活,是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在前行的路上,學習接受返本歸真,那就是的一種修行。我漸漸放棄自我鄙視,開始正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