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梅蘭芳天賦極差,長輩曾用八個字批評

公元1894年,梅蘭芳出生於京城的一個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是號稱“同光十三絕”的十三位京劇奠基人之一,清末一代名旦。伯父梅雨田,是為老生泰斗譚鑫培操琴多年的著名琴師。父親梅竹芬,也曾是紅極一時的京劇名旦,卻於1898年在梅瀾四歲時不幸病逝。

幼年梅蘭芳天賦極差,長輩曾用八個字批評

梅蘭芳

幼年喪父,加上伯父沒有男丁,梅瀾成為這個梨園世家肩挑兩房香火的傳承人。梅蘭芳七歲學藝,沒想到出師不利,老師盛怒之下拂袖而去。更糟糕的是即使自家長輩也不看好梅瀾,他們覺得他不夠聰明伶俐,相貌也該很平常。梅瀾的姑母秦老太太曾用八個字概括“才不出眾,貌不驚人”,可見梅蘭芳後來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先天的才華。

幼年梅蘭芳天賦極差,長輩曾用八個字批評

梅蘭芳

這樣一位“才不出眾,貌不驚人”的梅瀾的轉機首先來自他得遇生命中的一位貴人,這個人叫吳菱仙,也是清末著名的京劇青衣。1902年,吳菱仙正式收8歲的梅瀾為徒,成為梅瀾真正意義上的開蒙老師。

幼年梅蘭芳天賦極差,長輩曾用八個字批評

梅蘭芳(左)吳菱仙(右)

學徒時的梅蘭芳每天5點就要起床,跟隨吳菱仙到前門的皇城根下遛彎喊嗓,接著回到家吊嗓子,練身段,學唱腔,晚上還要念戲文,一整天除了吃飯睡覺外都有功課。幸運的是,吳菱仙不僅不打罵學生,還深知每個孩子天性好動當他發現梅瀾唱的有些不耐煩了,就及時收住,改練身段和基本功,待筋骨活動開了,人也有了精神,就坐下來接著練唱。

幼年梅蘭芳天賦極差,長輩曾用八個字批評

少年時的梅蘭芳

很多年後梅蘭芳在回憶錄裡這樣記述他的學徒生活“有時候我倦了,嘴裡哼著,眼睛卻不聽指揮,慢慢閉上,想要打盹兒,他總是輕輕推我一下,我立刻如夢方醒,掙扎精神繼續學習”。

幼年梅蘭芳天賦極差,長輩曾用八個字批評

梅蘭芳回憶錄

就憑著這樣的刻苦精神,硬是從一個“才不驚人”的小夥子成為一代京劇大師,狠狠的打了他姑母的臉。嗷熊君也覺得沒有人生來就是大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


【本文章由嗷熊君原創】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