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是指一個或多個關節的活動範圍,也指身體各個部位能夠在正常的活動範圍內活動自如的能力,較好的柔韌性能夠提高運動水平和減少運動損傷。

但並不是在所有運動前,都要進行柔韌性練習,這要根據運動的要求和特點而定,例如,訓練者要參加動態的運動(籃球和壁球),需要在熱身練習後進行柔韌性練習。但如果要進行靜態運動(如固定自行車,就需要在運動後進行柔韌性練習。

柔韌性很重要,但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必要。

柔韌性不好的風險

提升柔韌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受傷的風險,同時可以提升運動表現。

柔韌性較差,還會導致腰背部疼痛,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股四頭肌、髂腰肌和背部肌肉(也可能是腹肌或膕繩肌力量較差)過緊造成的。柔韌性較差還會增加肌肉撕裂的危險性。

舉例,在壺鈴甩擺中需要直背屈髖,如果柔韌性不好,屈髖這個動作是沒辦法做到標準的,因為大腿後側肌肉會限制屈髖的角度。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影響柔韌性的因素

影響柔韌性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影響因素不能通過訓練得到改善和提高,如關節結構、年齡、性別等。

而其它影響因素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改善,包括肌肉、結縮組織、體內溫度、積極進行柔韌性訓練等 。

影響我們柔韌性的因素,一部分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整體柔韌性確實可以提升的,大家要把他看成一個動態可變的結果。

柔韌性練習的種類

最常用的柔韌性練習方法:擺動拉伸,靜態拉伸,本體感受神經肌肉促進法拉伸(PNF)。也分為主動拉伸和被動拉伸。

擺動拉伸本身缺點太多,不推薦,不做深入解讀。

PNF拉伸需要教練協助,自己沒有辦法實現,這裡不做深入解讀。

對大部分人來說,靜態拉伸是最常見的拉伸方式,也最方便。

靜力牽拉是用極慢的動作進行牽拉,並且要保持30秒,在肌肉放鬆的同時進行拉伸。

要注意靜態拉伸的時間不要超過30秒,研究結果表明,練習時間保持在30-60秒時,不會增加柔韌性。

但也要注意: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爆發力類運動(如跑、跳、投等)前進行靜態拉伸,對成績會有負面的效果。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柔韌性-提升運動表現,避免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