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整形成了潮流?

學生整形成了潮流?

▲2018年6月10日,瀋陽一家整形機構正在做整形手術。

“早上去住院部查個房,一半都是學生。”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分會主任委員,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告訴記者,暑假是學生整形的高峰期。

暑假來臨,整容行業迎來了“學生潮”。“暑期高峰時期我們驗證用戶中學生的比例超過50%。”醫美平臺更美APP聯合創始人兼COO王思璟表示,“從全年來看,學生用戶帶來的收入約佔我們總收入的40%到50%。”

由於社會閱歷淺,經濟能力有限,學生受網紅明星影響去做不切合自身實際的整容,以及借貸整容成為學生整形潮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網絡主播的走紅催生了年輕人對顏值的需求,而在消費上,學生有較為強烈的分期衝動,一般是能分期就分期。”王思璟說。

有的學生受到網紅、二次元影響而想整容,有的則為了整容揹負貸款,還不了才告訴父母。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北京約有500家醫療整形機構,但非正規的醫療機構數量是這些機構的三倍之多,而且由於國內並未設置整形外科醫生執照制度,在一些醫生接診的整容者中,60%-70%是手術失敗前來“返修”的。

━━━━━

“查個房一半是學生”,暑假成學生整形高峰

業內人士表示,暑假歷來是學生整形的高峰期。有的醫院一年可以做完全年80%的學生客戶。

7月4日至7月11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兩家醫美APP平臺以及多家醫美整容機構,根據促銷方式、側重整容項目的不同,以全年平均計算,學生佔各家醫美機構顧客的比例在30%到50%之間,是重要的客源。

“暑假歷來是學生的高峰期,早上去住院部查個房,一半都是學生。”7月6日,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告訴記者,“而從全年來看,學生群體佔我們全部整容客戶群體的25%左右。”

“在我們醫院的所有求美者中,學生群體大致佔30%到35%,其中超過10%的學生是高中剛畢業就來的。”悅麗彙整容醫院門智和醫生表示。

根據兩家醫美APP更美和新氧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數據,學生群體在更美全部用戶中的佔比在20%到40%之間,而在新氧全部用戶的佔比則在25%到30%之間。

“來整容的人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意圖變美的整形類,二是為了抗衰老的保養類。”北京卓顏蕊麗醫療美容診所院長李卓告訴記者,“絕大部分學生都是來諮詢整形類的整容項目,他們的訴求最為簡單直接,一般就是想做雙眼皮或者就是想做鼻子。而另一部分人群是社會的白領、家庭主婦等,她們做保養類的整容項目多一些,例如打玻尿酸,除皺抗衰老等。”

也就是說,學生諮詢的絕大多數整容項目是整形類。多位醫美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不需要保養類整形,而她們普遍對未來的態度較為樂觀,對手術失敗的擔心也較小。

根據最近衝刺港交所IPO的藝星醫美招股書,2017年其美容外科(包括整形和注射)收入佔總收入的86.1%,而美容皮膚科收入則佔總收入的13.4%。

另兩家新三板公司華韓整形和麗都整形2017年財報則顯示,上述兩項收入分別佔兩家公司營業收入的59%和39.6%,以及46.72%和50.91%,相對較為均衡。

針對學生宣傳的醫美機構大多也將重心放在了整形類醫美項目上。7月10日,新京報實習生以學生身份去藝星醫美一家店面諮詢時,諮詢師表示,“來我們這裡整容的學生特別多,出示學生證可以享受七折優惠。”

“現在學生客戶的數量差不多是五年前的兩到三倍。”門智和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因為觀念和環境的雙重變化,首先社會對整容的接受程度更高了,其次2014年左右整容類APP出現,學生接觸整容的渠道更多。”

“學生主要就是寒暑假來,因為其他時間要上課,沒有術後恢復時間。”有整形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有的醫院一個暑假可以做完全年80%的學生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