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的立向

立向是風水學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風水學中,有立正向與兼向之分。先說立正向:指羅盤外紅色垂線交叉之線壓著某字的中心,沒有絲毫偏斜。立正山正向的目的主要是取山向純清之氣不夾雜其它卦氣或字向。再說兼向,兼向立線,指羅盤外紅色垂直交叉線壓著某字略有偏斜,要麼偏左,要麼偏右,而絕不是壓著某字的中心。在兼向的立線過程中,有的向可以兼,有的向不能兼。在兼向中,一種是陰陽卦向相兼,一種是地盤24山與人盤和天盤24山相兼。這種相兼也稱陰陽相兼。

什麼叫“立向”格定了來龍入首,堪定了水局和四周的砂,選定了穴位後,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立向”了。確定坐與向通常簡稱叫“立向”,立向就是根據龍穴砂水堂局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陰陽二宅的坐度,使龍、穴、砂、水為我所用的功夫。郭璞在【葬經】。中說“氣行於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立向也就是令生氣“聚之使不散”的手段和方法。

坐,就是靠的意思,一個人坐在椅子上,背所在的方位就是坐,而面、胸所在的方位就是向。坐又叫做坐山,向也叫做向山。二十四山是兩兩相對的,坐子山,向山就必然是午;坐卯山,向山就一定是酉。立向在、本質上是確定坐山的度數,坐山一定,向山自然就確定了。不瞭解這一點,就非常容易弄錯,以向代坐,以至在原則上出錯。無論是陰宅還是陽宅,立向是風水術操作上的一個關鍵技術。不懂得如何確定坐向,就不能稱為風水師。常見一些手拿羅盤的所謂的“風水師”,將羅盤轉來轉去,隨著東家的意願轉,東家要朝西就朝西,東家要朝南就朝南,心中全然沒有主張。或者是今年利南北就立南北向,明年利東西就立東西向。這樣的風水師請來何用!

一個穴位,在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個坐度分金可用。坐向一變,或者堂局不正,虧房嚴重;或者納不到生旺之砂水,更嚴重的是容易犯“出卦”。所以坐向是不能隨心所欲改變的。前面已經反覆強調了坐度一定要與來龍、水局在同一個大卦之中,即保證龍、水、坐度三者在金、木、水、火四大局的同一個局裡。龍、水、向的配合實際上是龍、水、坐度的配合。如果坐度與龍水不同局,龍、水、向就不在父母三大卦的同一個卦內,就叫做“出卦”。金龍入首,穴前是金局之水,就只有金龍坐度可立;水、土龍入首,穴前是水局之水,就只能立水龍的坐度;木龍入首,穴前是木局之水,就只有木局坐度可立;火龍入首,穴前之水是火局,就只有火龍坐度可立。這是楊公風水術立向的基本原則。

所謂坐度,就是指陰陽二宅的縱向中軸線在坐山一邊的地平方位角。金龍坐度、木龍坐度、水龍坐度、火龍坐度是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所格出的來龍入首是子山的戊子火龍,水口是辛戌(或乾亥、壬子)火龍水口,立向時,坐山就應該控制在戊子火龍所在的五度之內,立子山午向正針坐向。如果堂局開口於西南,則應立醜山未向正針,使坐山控制在七十二龍的己丑火龍的度數內。這就叫做龍水向三連珠。

陰宅的坐向比之陽宅更為嚴格,因為陰宅所能乘得的生氣只分布在一條非常狹小的線脈之內,稍一偏移,就可能脫離脈氣。所以古人說:“分金差一線,富貴不相見”。什麼是陰宅的坐向呢?陰宅是埋葬先人遺骸之所,坐度一是指遺骸之頭部(棺木大頭)所在的方位;起攢後的遺骨,以頭骨後腦所在的方位為坐。二是指墓碑無字一面所在的方位。與坐相對的方位就叫做向山。大凡真龍所結的上格之真穴,龍穴砂水天造地設而成,只有一個坐度可用,遺骸與墓碑的坐嚮應該是一致的,不可做成一墓兩向。小龍小穴,常見龍水同局,但砂不合局的情況,有一墓兩向的做法。但一山兩向的陰宅富力是不大的,總有許多不如意之處。筋骨和墓碑不同曏者,筋骨的坐向叫內坐向,又叫內分金,墓碑的坐向叫外坐向,也叫外分金。陽宅因受宅基形狀、政府規劃等各個方面的限制,主房的坐向不能夠完全自主決定,在主房坐向不理想的情況之下,只能通過建造門樓的方式消砂納水,一山兩向的情況比較常見。

立向的九個步驟

第一步,要按自然之地勢,以來龍入首之山向為立向法則。所謂來龍,即山脈來勢。如果遠山在西北,近山在東南,此山勢為乾巽走向;如果遠山在東北,近山在西南,此山勢為艮坤走向;如果遠山在西方,近山在東方,此山勢為兌震走向;如果遠山在北方,近山在南方,此山勢為坎離走向。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共有二十四個山勢走向。山勢走向,一脈相連,中間不要有江河分隔為原則。中間若有江分隔,那就是認錯山勢。所謂來龍入首之處,就是山勢之盡頭。此處一般為江河交會點。來龍以水為界,遇水即止。此處多有沖積平地,形成山環水抱之局堂,氣聚於此,正好是聚居之所。山脈來勢,雖有二十四個方向,但實際只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凡向方為子、午、卯、酉、乾、巽、艮、坤八個向勢的,為天元龍。凡向方為辰、戌、醜、未、壬、丙、甲、庚八個向勢的,為地元龍。凡向方為癸、丁、乙、辛、寅、申、巳、亥八個向勢的,為人元龍。坐山立向,就要以同元一氣為原則。

山勢入首處為天元龍,立向也必須是天元龍。山勢入首處為地元龍,立向也必須是地元龍。山勢入首處為人元龍,立向也必須是人元龍。只有同元一氣,才能保持一卦純清。比如,山勢入首處為巽向,巽為天元龍,就可能選擇巽向、午向、坤向、卯向、酉向等。山勢走向,一般是迂迴曲折的,以入首一段為準則。有些地方,山脈遙遠,無法觀察,只好採用以水證龍之辦法判斷。比如江河之交會處,取其交會之左右一段,形成夾角;其夾角之中心分界線,即是來龍的山勢走向。

山勢走向,最忌騎線,所立之坐向線,若壓在兩卦的分界線上,此為大空亡線,用之大凶;若壓在天元龍與地元龍的分界線上,此為小空亡線,用之凶煞;若壓在天元龍與人元龍之分界線上,雖不是陰陽差錯,亦為不宜。即使壓在五格分金分界線、六十四卦分界線、季節分界線,亦是不恰當的。總之。凡壓分界線,都是錯的。有些地方,堂局雖美,但屬騎線出卦,或陰陽差錯,都不能取用,寧可棄而不用,另覓他處,以免注成大錯。立向亦要看向方之水。取水亦要保持同元一氣,坐山為天元龍,向水亦要天元龍;坐山為地元龍,向水亦要地元龍;坐山為人元龍,向水亦要人元龍。若不合同元,水最好,也是煞水。此所謂“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天玉經》語)就是這個意思。水要屈曲迎面而來,兩側而去,來水去水,要合同元,方為合線法。即使城門之水,亦是如此。比如立子午山向,水要坤來艮去、艮來坤去、巽來乾去、乾來巽去。來水去水,切忌硬直或急流喘灘,要以彎曲有情或湖蕩緩流為吉。山龍入首處,會出現右旋結穴和左旋結穴的現象。比如龍勢由子方入首(子為天元龍)突然右旋結穴,就要立乾山巽向(乾巽亦為天元龍),而不可立子山午向,此所謂經四位起父母卦之故。子山入首,水必在午方,要求得午方之水,只有取坤向得午方為城門,這叫陰龍立陽向。這就告訴人們,若遇回龍,要取陽龍立陰向,陰龍立陽向,才合線法,如果不是這樣,就、會出現坐山不正的現象。比如,子山右旋,立子山午向,後坐就不能與山成垂直之線,就會斜坐的現象。

第二步,立線取向。立線最重要的事項是找尋中心點。任何一種地形,都可視為平面圖形,在平面圖形上找尋中心點,是平面幾何學的作圖方法,只要有初中幾何學知識的人都可

以操作。普通的地形,比如圓形、方形、三角形、多角形等,都比較容易找尋中心點。但一些奇怪的圖形,就比較困難,其中心點可能不在平面圖形之內,而可能在圖形之外。

中心點找到之後,就按同元一氣的原則立線取向。如果堂局龍脈走向是天元龍的,就按天元龍立線取向;如果堂局龍脈走向是地元龍的,就按地元龍立線取向;如果堂局龍脈走向是人元龍的,就按人元龍立線走向。如此這般之後,就可以在羅盤上找出坐立山向的線位了。如果遇著不可立的線,比如遇著大空亡小空亡,此地形就棄而不用。如果遇著正向或兼向,就可以按正向起卦或按兼向起卦第三步,起卦,即起下卦或起替卦。所謂起下卦,就是按正向起卦,看看所起的卦,是屬於下卦二百一十六圖中的哪一圖,然後依圖的參考說明作出兇吉判斷。所謂起替卦,就是按兼向起卦,看看所起的卦,是屬於起星二百一十六圖中的哪一卦,然後依圖的參考說明作出兇吉判斷。不管起何種卦,都必然出現三種結果。

一、到山到向,即旺山旺向。當元旺星飛到坐方之山飛星位置,又飛到向方之向飛星位置。這裡要提醒讀者注意,若用替卦,會出現不替之替和表面看是到山到向,而實際不是旺山旺向的現象。比如,四運之甲山庚向(兼卯酉、寅申)和四運之庚山甲向(兼酉卯、申寅),表面看來,是到山到向,而實際上是犯了“出卦向”的錯誤。因甲庚、庚甲屬震兌兩卦,而寅申、申寅則屬艮坤兩卦。卦不同則氣亦不同。同時,又犯了陰陽差錯的錯誤。因甲庚、庚甲,雖與卯酉、酉卯同卦,但陰陽不同,前者屬陽、後者屬陰,陰陽相兼,則卦氣混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呢,原因是採用了不替之替的方法造成的。本來,有兼必用替,但山向兩星正好用不替之挨法,替代之星與原山向之星相同,無需用替,仍以原星入中飛行。所出現的卦象與正向完全相同,造成正正向犯了“出卦向”和“陰陽差錯”的錯誤。

二 上山下水,即損丁破財。當元旺星飛到坐方之向飛星位置上,又飛到向方之山飛星位置上。位置顛倒,造成水裡龍神上山,山上龍水。本來山管人丁水管財,現在山神下了水,水神上了山,形成損丁破財之局面。凡遇這種格局,一般不宜採用。除非堂局山水與卦象相反,而且很優美,否則寧可棄之。

三、雙星到山方,為上山之局;雙星到向方為下水之局。雙旺星一齊到山方,可以旺丁,但卻是破財。這種格局一般不宜採用。除非堂局特殊。即坐山方又同時有水,方可採用,此為坐滿朝空之局。雙旺星一齊到向方,可以旺財,但卻是損丁。這種格局不少地師採用,原因是這種堂局較為普遍,即向方有水,但同時亦有山,山水共處一頭。而其坐山之方,若遇生氣之山星,可排坐滿朝滿之局;若遇衰退之山星,則可排坐空朝滿之局。

1,查向方之向飛星(指旺星到向),與山龍入首的生克關係。

2,求取城門水口。

,運用分金之法,平衡扶洩關係。第七步,收山出煞。

,檢查卦象之各種兇吉關係。其中包括陰陽合十、三般卦,反吟伏吟、一般地運、打劫地運、一般入囚、向星入囚、丁星入囚、八純卦、坐向衝犯太歲等等。,擇日動工。動工建房立墓,需要擇日,目的是要避開各種凶煞之氣,比如太歲、五黃、三煞等。

立向與分金

一、二百四十分金

分金,主要是指坐山在二百四十分度中的線位,是堪輿中確定坐山坐度的細節。

《分金詩》上說:“先將子午定山崗,再把中針來較量;更加三七與二八,莫與時師論短長。”這裡的三七和二八講的是二百四十分金的使用,三七分金和二八分金都是屬於吉度分金。

三七、二八分金的問題,也是近代風水術中解釋比較混亂的問題之一。未入楊公之門之人,被三七分金和二八分金弄得一頭霧水,不知所從。主要原因是因為《羅經解定》等解釋羅經的作者不懂三七分金和二八分金的實際內涵,亂解一通造成的後遺症。《羅經解定》上說:“加減之法,是第一緊要功夫。故於正針三七分數,脫氣有不合,即取縫針二八分數。乃為乘得生旺,避得孤虛。時師多以二八指為三七,三七反為二八。迷而多誤,故曰莫說短長。”寫羅經解的人竟然對三七和二八分金的理解如此稀裡糊塗,難怪世上的許多地師更摸不著頭腦了!二百四十分金之數,其原理出於《洛書》之數理。《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化為四象,太陽居一而連九,四九三十六數;太陰居四而連六,四六得二十四數;少陽居三而連七,四七得二十八數;少陰居二而連八,四八得三十二數,合計一百二十數。左右兩邊共合二百四十之數。這是二百四十分金的數理之源。在不同的線度上,天地之氣的厚薄、濃淡、旺衰狀況是各不相同的,呈現出有規律的此起彼伏的變化,但是天地之氣在任何線度上的總和都是十分。

二百四十分金盤是用來描述天地之氣的濃淡、厚薄、旺衰狀況的,反映的是天地之氣的交感狀態。二十四山的正中為十分,氣最旺,往左往右依次遞減為九分,八分,七分、六分、五分、四分、三分、二分、一分。相鄰的兩宮兩邊各重複了五分,所以每個宮位的氣分為二十分。詳見右圖:(圖略)從右圖可以看出:地盤的三七分金,就是人盤和天盤的二八分金;人盤和天盤的三七分金,就是地盤的二八分金。所以三七和二八分金本身就是同一條線度,那裡有地盤不合就用縫針分金的影子?那裡有什麼可加可減的道理?

二百四十分金所反映的是天地二氣的分佈規律,是從另一個側面表達楊公風水術注重地支氣的觀點。八幹四維正針一度內沒有地支之氣,往地支方向兼得越多,地支之氣就越厚。兩山之交界處,天地之氣各半,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線位,所以叫做“小空亡”線度。

楊公風水術特別注重龍水向三者要在父母三大卦的同一個局內,能保證龍、水、坐度不出卦的分金就應該看成是吉度,比較而言,三七分金和二八分金是比較吉利的分金線度。二、一百二十分金

一百二十分金是楊公的徒裔增設的,有的羅盤上沒有二百四十分金,只要知道了分金的原理,用哪種分金都是一樣的。為了控制坐穴的精確度,楊公採用的是二十八宿的周天度數。受歲差和章動的影響,二十八宿天逐年西移,用之於確定坐穴的準確度數顯得很不方便,於是楊公的徒裔根據周天分度和周易的九六沖和原理,創制了一百二十分金,用之於理氣。

一百二十分金在多數羅盤上列在人盤之外,這種設置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一百二十分金盤本是地盤的附屬盤,是配合七十二龍使用的,本應將其列在地盤的外面。但不管一百二十分金在羅盤上的位置在哪裡,只要知道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就可以了。

地盤二十四山,每山分配有五個分金,如右圖:

一百二十分金的用法:

一、安葬先人時(血葬,即大棺安葬),以仙命(即先人的出生年份)納音五行與分金的納音五行論生克,仙命與一百二十分金五行比和、分金五行生仙命五行、仙命五行克分金五行為吉,分金五行克仙命五行、仙命五行生分金五行為兇。但是,不可折泥於分金與仙命的關係而忘記風水術的基本原則,楊公風水術理氣的重點是父母三大卦,是龍、水、向的配合,分金乃是小節。

二、配合七十二龍,更好地做到內乘生旺之氣,外接生旺之堂氣。在沒有二百四十分金盤的情況下,可以用一百二十分金確定坐穴分金,較為簡便。一百二十分金只標註四十八個分金,其餘分金的位置是空的。這是因為丙丁庚辛分金與二百四十分金的三七、二、八分金是在同一個線路上,是屬於旺相分金。空位上的是屬於孤虛、煞曜、差錯、空亡分金,棄之不用。

世上所傳的一百二十分金的用法還有多種多樣,不必一一詳列,只要明白了楊公風水術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自可分別那些用法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也就是說,立向一定不能違背龍、水、坐度要在父母三大卦的同一個卦內的基本原則,即“不出卦”,立向就不會犯原則上的錯誤。千萬不能本末倒置。

風水中的立向

風水中的立向

風水中的立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