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1936年,游牧妇女传统发辫


青海,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69.66万平方千米。

十六世纪初,厄鲁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为统治青海的民族。清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反清斗争失败后,清朝在青海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蒙古29旗和青南玉树地区、果洛地区及环湖地区的藏族部落。

民国元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民国四年又任命其为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民国十七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新建青海省,治设西宁。民国十八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

青海是全国仅次于西藏的最大藏区,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青海省有5个藏族自治州,分别是黄南州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

传统习惯中,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其中藏族妇女的发式多以辫式为主,样式多种的辫子到现在,仍是在藏区较为常见的景致。

在辫子的样式,有细密多辫的,将他们齐刷刷地披于肩后;也有用红丝线、毛线或五彩丝线、毛线编独解或双辫,然后盘于头上或头帕上的等多种。

要完成这样的发式,光是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多人帮忙。要先将头发洗净,再把发胶均匀地抹在头发上,梳一次头往往要花数小时。梳后的发辫既亮又硬,可维持数月不乱。

青海藏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民族,自唐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以后,从中原带来了大批工匠、艺人、文化典籍、医方药材等。以后金城公主又带来了许多丝绸、谷物及乐队等。

青海藏族自古以来一直从事游牧为主的畜牧生产,因此有着丰富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加上藏族游牧的地方,大都是地势高寒、水草丰美的高山草原。所以,畜牧业成为他们的主要产业。【青海藏族妇女,1936年。摄影:福尔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