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關注精彩內容,要先點擊這裡哦~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眾所周知,雲南是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份,這裡匯聚了各種各樣的美食,而且獨具風味,頗有民族文化特色。

今天,小撈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雲南26個少數民族之一,白族的特色文化及美食。

白族文化篇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白族,共有人口160萬人,其中雲南有134萬,而在這134萬人中,又有80%以上的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20%不到的白族,散居昆明、元江、麗江、蘭坪等地。

白族自稱百子、白尼、白夥、白人。白族的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二世紀就與中原漢族有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繫,受其影響較深,現在習俗部分與漢族相同。

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也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藝術豐富多彩。如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望夫雲》、《蛇骨塔》等;音樂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調》、《霸王鞭》等。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雕龍畫棟、鳳翥龍翔,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遠近聞名。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大理地區的白族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海東地區的白族男子則外套皮領褂,或皮質,或綢緞,俗稱“三滴小”,腰繫皮帶或繡花肚兜,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繫繡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白節鞋”。

(PS:好啦!常識普及,一大波單身漢的福利來了!)

未婚女子梳獨辮子於頭頂,並以鮮豔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巾上,紅白相襯、相得益彰。已婚婦女則為挽髻。

白族美食篇

白族除了具有很深的文化歷史之外,獨具風情的特色美食也是一絕。而佔據雲南白族80%以上人口的大理白族自治區,更是匯聚了白族的所有特色美食。當你身臨其境時,你會覺得不虛此行。

1、彌渡卷蹄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彌渡卷蹄像彌渡山歌一樣遐邇聞名,成為白族人民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於貯存而深受各族人民喜愛。主要以新鮮豬腿為主料,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茴香粉、紅米、白酒、食鹽等為配料,先醃後煮精製而成,可用棉紙嚴密包裹好,懸掛起來隨吃隨取,一次吃不完,可將其餘部分重心包好懸掛,十餘月而色味不便。彌渡卷蹄食法多樣,或蒸吃、或煮吃、或煮後涼吃、或單食、或配菜烹製,皆是人間美味、醇香可口。更令人悅目的是,那切開後胭脂紅般的色彩,比之金錢時花更別有一番濃情的意蘊,讓人想到朵朵金花俏麗的小臉蛋,不禁讚歎大理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

2、大理砂鍋魚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選用祥雲出產的好砂鍋,洱海中捕來的弓魚、黃殼魚、或鯉魚加豐富多采的配料燉制而成。上席時以菜葉鋪墊的大盤襯墊,鍋中沸滾,飄紅映綠,色彩絢麗,清香撲鼻。趁熱食用,魚肉滋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3、鄧川乳扇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鄧川水草豐茂,白族、漢族,家家戶戶幾乎都養奶牛,故有“乳牛之鄉”的稱譽。以牛乳製成的“鄧川奶粉”,是雲南省最優質的奶粉,而身著白族衣服的大嫂賣的鄧川乳扇,是家喻戶曉的名特食品。它攜帶方便,造型特殊,食用也方便,烤、炸、涼吃均可,甜、鹹都適宜。乳香沁脾,酥脆泡松,是下酒好菜,也是名特小吃。

4、喜洲粑粑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它是洱海邊歷史名城喜洲的一種小吃。用麥面做成。無論甜、鹹,制時皆用上下兩層炭火,將鍋內油炕著的粑粑慢慢烤黃,烤香直至烤酥。因此,喜洲粑粑的香酥而又軟和受人喜愛,且層次分明,宛若蒼山十九峰十八洞,美色可餐。

5、木瓜雞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木瓜酸而可口,從仲春花落結實開始,到中秋瓜熟蒂落,木瓜都可以蘸糖、鹽、醬生吃。最大量的是製成甘草鹽木瓜或蜜汁木瓜,生津止咳,開胃健脾,極受老、中、青歡迎。木瓜也用來泡酒,具有舒筋、祛溼、除筋脈拘攣的藥用功效。因此,大理州雲龍縣一帶,用其盛產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燒雞來防病治病補身,也用來招待遠方來客,為客人消疲解乏,強筋健胃。

美麗的地方往往令人憧憬,但美麗又有美食的地方,更加令人神馳。那裡水天一色,天是藍的,水也是藍的,更重要的是還有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和美食,有機會的話,吃貨們都可以去體驗一把,你會覺得不虛此行,兩個字“值了”。

雲南特色系列一:白族文化及美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