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扇生門,願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01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扇生門,願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雖然說現在的醫療水平相較於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對於孕婦的檢查也是極盡可能的詳細。但是正所謂希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由於種種原因,每年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一出生就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

開心爸爸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原來數據一樣讓人觸目驚心。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缺陷嬰兒高出生率的國家,據統計,每年我國都有5.6%缺陷嬰兒出生。而在全國範圍內,每年新增的缺陷嬰兒病例就有90萬之多,並且這個數據還是呈上升趨勢。

常見的缺陷嬰兒包括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性疾病、先天盲、先天聾和智力障礙等。而引發缺陷嬰兒的原因也是很多:環境汙染、大齡孕育、基因影響、婚孕前檢查等等等等。

缺陷嬰兒無論是對於家庭還是對於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治療的費用對於任何一個家庭都是難以承受之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一個家庭出現了一個缺陷嬰兒的話,這個家庭十之八九要垮掉。

那麼,就有兩個沉甸甸的問題擺在面前開始拷問著我們每一個即將做父母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扇生門,願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如果檢查出來有高風險生出缺陷嬰兒,該不該把孩子生下來?

如果沒有檢查出來但是出生以後發現是缺陷嬰兒,我們要怎麼辦?

02

開心爸爸記得看紀錄片《生門》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家庭。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扇生門,願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生與不生這是一個倫理問題。

媽媽名字叫李雙雙,出現在屏幕上的她已經是大腹便便,本來應該是以快樂的心態迎接馬上就滿30周的孩子的她現在卻愁雲密佈。

原來是這次孕檢的時候有一項指標不合格,孩子出生以後可能就會有先天性缺陷。經過家庭會議後,一家人選擇引產,畢竟讓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出生本身就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醫院的反對,醫生們認為這個孩子剖出來還可以存活。雖然說有可能會有缺陷,但畢竟是有可能。如果現在選擇引產的話無異於是直接宣判了孩子的死刑。

圍繞著孩子的去留,家人與醫生開始了激烈的吵鬧。家人一直在要醫生保證孩子出生後會不會有問題,會不會影響到日後的生活。有問題的話治療花銷會多少,自己家庭能不能承受的起。而醫生則是苦口婆心的在勸說,他們也不能打包票孩子出生後就沒問題,對於後續治療也沒有個花銷的大概數字。

鏡頭這時候給到了李雙雙,這個主要的當事人。她的雙眼迷茫,看著別人也是沒有了神采。

最後,孩子還是沒保住。

這個紀錄片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有人說這家人太沒人性了,那怎麼說都是一個成型了的生命啊,就這麼的選擇結束。也有人邊看邊哭,這種境遇和自己的何其相似?

03 是選擇道德還是選擇理智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扇生門,願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生與不生這是一個倫理問題。

生下來家長需要面對的更多的是該不該給孩子治療,如何去給孩子治療。如果說相較於看不到東西,聽不到聲音這種雖然是缺陷但孩子還是能夠健康的成長的問題,那些一出生就是嚴重缺陷的孩子更加考量著人性。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花銷很少有家庭能夠負擔得起。而且更多的情況是,錢都花了,孩子還是沒能夠得到根治。

如何對待這些已經生下來的缺陷嬰兒,幾乎沒有人敢站出來說放棄對孩子進行治療。每個家庭都是在艱難的生活中給出了自己艱難的答案。

相比較而言,在出生之前選擇對爸爸媽媽的拷問還小一些

是讓孩子出生以後痛苦的接受不斷甚至是永不間斷的治療還是讓孩子不再承受痛苦,無論是那一個選擇,痛苦的都是爸爸媽媽。而在出生前的選擇,就算是道德有愧但也都是爸爸媽媽深思熟慮下的無奈之舉。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扇生門,願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這是一個更加沉甸甸的問題,孩子已經生下來了。面對著看不到終點的治療之路,爸爸媽媽該如何選擇?

我們看到現在的新聞報道中時常會有已經生下來了的缺陷嬰兒,也不是嚴重缺陷,卻被爸爸媽媽無情的拋棄。誰家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而逼迫著爸爸媽媽做出這種拋棄選擇的無非是沒有錢給孩子治療,或者說給孩子治療了但是沒有錢再給孩子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了。無論是治療還是不治療,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次滅頂性的傷害。

05

每一個孩子都有看到這個世界的權利,每一個孩子都有接觸到這個世界的機會。這扇生門掌握在了每一個爸爸媽媽的手中,還是希望國家的檢查能夠更加完備一些,爸爸媽媽能夠更加理性一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開心爸爸,80後新手爸爸,專注於孩子習慣培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願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孩子的經驗。喜歡我的朋友們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