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乾貨——國家壟斷經濟的基本形式

經濟學乾貨——國家壟斷經濟的基本形式

國家壟斷經濟的形式有:國家自然壟斷國家市場壟斷經濟、國家行政壟斷經濟。

1.國家自然壟斷經濟

國家自然壟斷經濟是指國家對自然壟斷部門,包括公共產品進行的排他性控制的形式。自然壟斷是指由於技術上和經濟上的原因,不是通過競爭途徑而是一開始就直接的壟斷現象。這類壟斷在產品市場和資源市場中,由於生產的性質或產品(或服務)的性質使得買方或賣方不得不處於經濟個體少量的狀態中,以致他們可以利用這種狀態帶來利潤達到操縱稀缺程度的目的。一般而言.在不同的經濟制度下的國家都對自然壟斷進行直接壟斷。這些自然壟斷的範圍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也並不相同。廣義上講包括土地、森林、水域等自然資源,包括電報、電話、電力和鐵路等行業,包括一些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部門和關鍵領域,財政收入有著重大意義的菸草酒類企業,政府或者實行國有制,直接由國家壟斷經營或政府管制下的企業私人壟斷經營。

公共產品是那些私人不願意生產或者無法生產,所有社會成員都可以享受的,不適用排他性原則的產品。公共產品也屬於國家自然壟斷經濟的範疇,即由國家直接對這些產品供給和價格以及市場進入進行管制或只授權一家企業壟斷經營。過去,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自然壟斷的存在只與規模經濟相關聯.較近的觀點表明,關於自然壟斷的恰當定義必須建立在部分可加性而不是規模經濟的基礎上。鮑莫爾、盤薩和威利格在1982年用部分可加性重新定義了自然壟斷。如果單—企生生產所有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小於多個企業分別生產其中一種產品的成本總和,企業的成本方程就是可加的。如果在所有相關的產量上企業的成本都是部分可加的,該產業就是自然壟斷產品。換言之,即使規模經濟不存在,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的成本小於多個企業分別生產的成本之和,由單一企業壟斷市場的社會成本就仍然最小,該產業就是自然壟斷產業。所以,從公共產品與自然壟斷經濟的關係來看,公共產品的特徵,也是自然壟斷的特徵。這既反映了公共產品和自然壟斷都是基於同一原理而產生的,同時也反映了公共產品與自然壟斷在這方面的重合性。當然,兩者在範圍上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公共產品的某些自然壟斷經濟的特徵要求國家對其實行壟斷經營。

經濟學乾貨——國家壟斷經濟的基本形式

2.國家市場壟斷經濟

國家市場壟斷經濟是指國家對於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通過自由競爭形成的非國有壟斷組織進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國家市場壟斷經濟根據國家壟斷經濟的程度可以區分出不同的層次。

一種是對於那些在國民經濟中起重要作用的非國看壟斷產業和壟斷行業,國家直接進行壟斷或國有絕對控股,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般要求,並不因不同社會制度的區別而有所改變。

一種是國家對一些國有企業或非國有壟斷企業進行參股,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國家壟斷經濟資本的意圖和利益。

一種是國家調節國有壟斷經濟和費國有壟斷經濟。在當代,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調控都是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政府要把微觀壟斷經濟的個體活動納入宏觀有序的軌道上,必須進行有效的調控。但國家不可能直接面對所有的一個個企業實施壟斷控制,因此,這就要求借助於壟斷組織的體系和作用來產生擴散調控效果。

經濟學乾貨——國家壟斷經濟的基本形式

3.國家行政壟斷

國家行政壟斷是指國家通過行政手段和具有嚴格登記制的行政組織來維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經濟形勢。

一般情況下,國家行政壟斷是由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壟斷(條塊分割式的政府壟斷),每一層次的政府,每一個主管部門,實質上就是相對國外大托拉斯的管理中心(母公司或核心公司),眾多企業只是相對於托拉斯下的沒有法人資格的工廠或車間。國家行政壟斷在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都存在過,尤其傳統的社會主義集權經濟體制下的國家行政壟斷最為典型,並且存在的時間較長,涉及的範圍較廣。如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壟斷最初同國家行政干預和國家保護融為一體,在重商主義時期,主要通過國家行政控制的方式,幫助商業壟斷摧毀了自給自足的農業經營,帶來了生產組織的變化,廓清了國內封建割據狀態,粉碎了阻擋商業發展的種種羈絆,加速了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的擴張,促進了商業資本的積累。所以,國家行政壟斷經濟在建立統一的強盛民族國家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日後的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隨著18世紀後期生產領域中工業革命的推進,國家對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種種操縱和管理越來越束縛和阻礙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從而被逐步取消和廢除。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迅速恢復經濟也曾不同程度地採取了國家行政壟斷的經濟形式,使遭受戰爭蹂躪的資本主義經濟很快發展起來。

社會注意經濟中的國家壟斷,首先也是以行政型的國家壟斷經濟形式出現的。如蘇聯在軍事共產主義時期,由於物質極端匱乏,一切產品的流通都是實行國家行政壟斷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採取的也是國家行政壟斷的經濟形式,這對我國實現向社會主義經濟的平穩過渡起了重要作用。主義經濟制度建立起來後,蘇聯、中國以及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長期實行的嚴格的指令性計劃經濟,也屬典型的國家行政壟斷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