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票赵培鑫事略

今日推送之《沪上名票赵培鑫事略》录自《上海戏曲史料荟萃》五,作者穆亦。赵培鑫,京剧老生名票。江苏苏州人,久居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曾从产保福学谭派老生,能戏甚多,嗓音甜润,扮相清雅,举止潇洒,有名角风度。1947年秋与孟小冬、裘盛戎、魏莲芳等合演《搜孤救孤》于上海中国大戏院,赵扮演公孙杵臼,精彩异常,轰动一时,堪称空前。次年赵去香港经商,于1952年与著名“港票”钱培荣同拜孟小冬为师。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京剧票界,出现过许多艺术造诣颇深的名家,赵培鑫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赵培鑫是当时沪上金融家赵仲英之子,他排行第二,生于1913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其父爱看京戏,每逢名角登场,必定座观赏。他经常随父同往,耳濡目染,遂亦酷爱京剧。

沪上名票赵培鑫事略

赵培鑫之《借东风》

 十六岁起从名教师产保福学戏,并入雅歌集票房,次年又进李丽水所办之申商俱乐部票房。时申商主要成员有老生李白水、郭脩脩,青衣郑梦雅、花脸张哲生、小生方岑一和丑角姜伯功等。不久与马连良相识,并结金兰之好,其时所习《打渔杀家》、《借东风》、《甘露寺》等剧,唱做俱宗马派。后又跟刘叔诒学戏,改攻余派,并专门随鲍吉祥练白口,钻研颇有心得。 

 他嗓音宽亮,唱法讲究,身上飘逸潇洒,有书卷气,既追求余派的深度,又兼具马派之“帅”,常演剧目有《空城计》、《捉放曹》、《洪洋洞》、《甘露寺》等,以褶子戏最为拿手,与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均曾在沪合作,与梅合演过《汾河湾》、《坐宫》,与程合演过《武家坡》。那时他的同孚路(今石门一路)寓所为沪上票界重要的活动场所,梨园名角也常涉足其间,俞振飞等均长期与之切磋技艺。

沪上名票赵培鑫事略

赵培鑫、章遏云之《武家坡》 

 1948年赵培鑫离沪赴港,五十年代初拜余派名家孟小冬为师,又约著名琴师王瑞芝为之操琴,艺事由是大进。后去台湾,曾与章遏云长期合作,每演均极受台下欢迎。后复返港,旋又赴美国旧金山。

 他自十七岁起便进银行,继承家业,但因迷恋京剧,不善经营理财,故晚年经济拮据。又因嗜安眠药,服药每至过量,神经乃受刺激,后体质每况愈下,1973年本想与金素琴在美合演《四郎探母》、《武家坡》,虽积极筹备,终因心力交瘁而未竟,经医生诊断患晚期胃癌,1974年去世。

沪上名票赵培鑫事略

孟小冬、赵培鑫之《搜孤救孤》 

 赵培鑫一家热爱京剧者甚多,其三弟培荣、六弟培忠均亦京剧名票友。培荣习旦,宗程砚秋,近年常由海外返沪,对上海京剧界之近况颇多关注;培忠亦师从产保福,早在十一岁时即唱“三斩一碰”,陪演者有张少泉,芙蓉草、裘盛戎等,1943年即赴美留学,其夫人徐文湘亦酷爱京剧,早年并曾在港拜孟小冬为师,他们的女儿赵家玲为好菜坞著名影星,年前曾应邀来沪拍摄影片《少爷的磨难》。培鑫去世后其夫人施梅影长期寡居台湾,后于1984年亡故。

(《上海戏曲史料荟萃》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