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從工藝上區分好酒和劣質酒

醬香型白酒工藝複製,季克良說過,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也是中國白酒生產工藝的活化石。

這次只說生產的環節,整個工藝需要耗時一年的時間,當然不是每年的一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份,而是在每年的重陽節(九月九)到第二年的八月份。整個生產下來,經歷了夏秋冬春。而在重陽節開始下沙(沙這裡指的是茅臺本地的高粱,很像沙,下沙就是開始釀酒)之前的端午節開始需要制曲(曲藥是小麥制的,曲藥可以理解為催化濟,釀酒的時候需要加才能出酒)。

1、重陽下沙

重陽節這天,茅臺鎮會舉行隆重的祭水大典,這天茅臺鎮有代表性的酒廠都會參加,這也是順應天意,感謝上蒼之意,感謝大自然的恩惠,養育了整個茅臺鎮。最近幾屆,是我們酒廠董事長擔任主祭司。

這一天,各個酒廠就開始了風風火火的釀酒了

(1)破碎糧食

最近幾年茅臺鎮的高粱水漲船高,農民伯伯們種高粱也能掙不少錢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正因為茅臺鎮酒廠的存在而得到發展。現在本地高粱的價格已經抬到到4快錢一斤。

把採購來的高粱破碎,這第一次下沙破損比率為8:2,即是破碎率為20%。

(2)潤糧

在赤水河旁,近年來對水的治理越來越嚴格,所有酒廠在環保這一環節折騰了不少,之所以釀酒對水汙染嚴重,主要就是在這個環節,現在赤水河沿岸任然有不少酒廠晚上在偷偷排水。

潤糧的時間在10小時左右,對水的溫度也有要求,需要達到90度以上,發糧水在51%-52%。

(3)蒸糧

以前蒸糧是用煤火的,後來因為環保的原因,必須要求進行鍋爐改造。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這是第一次蒸糧,是不出酒的。

下沙蒸糧這段時間也比較短,只在10分鐘就搞定,不過在蒸糧之前需要加母糟,母糟的量在5%-7%。

(4)撒曲

這個環節就是上面有說的端午制曲,制的曲這個環節就會用上,除了撒曲,還需要加入尾子酒,這兒的尾子酒(暫且可以理解為,上一年最後出的少量酒)

需要人們赤腳對酒糟踢踢踢,翻翻翻!這環節對工人的腳傷害挺大的,這樣是在仁懷這個地方足療城為何發達的原因。

(5)推積發酵

(6)入窖發酵

臨時有時,留下一張圖。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從工藝上區分好酒和劣質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