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一、高中地理選擇題的命題規律

1· 選擇題的命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2· 多為連題型選擇題(一個材料包括多個選擇題)

3· 選擇題內容更加關注社會熱點

4· 對純記憶知識的考查相對淡化,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5· 材料型選擇題有逐年加大的趨向

6· 考查學生思維深刻程度的選擇題比例加大

二、掌握解題步驟

根據選擇題的形式、特徵及解題要求,選擇題的解題過程一般有如下步驟和要求:

1、仔細閱讀題目,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一道題上花太多時間

2、認真審讀題意,讀懂題目說明

審題是一個分析問題、尋求解答方法的思維過程。要認真通讀試題,理解題意,看透題幹"在問什麼""要考什麼"。審題時要抓住三個關鍵:解題條件、題幹要求、解題思路。

3、明確題幹要求,分析答題條件

全面分析題幹內容,充分挖掘題幹提供的條件,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提別要看清題幹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導致出錯的關鍵字眼,如"東""南""西""北""大""小""高""低""上""下""不正確"等。試題中的信息有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顯性信息就是題幹中提供的明確解題條件,這是解題時比較容易獲得的信息;隱性信息是指隱藏在題幹、選項和地理圖表中,需要通過分析才能獲取的信息,這種信息需要考生認真分析、仔細思考才能獲得。

4、分析題幹條件

題幹給出的條件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審題時必須準確提取這些條件,這是正確答題的關鍵。題幹給出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種:

(1)明示條件:題幹給出的明確、具體條件

(2)暗示條件:題幹給出的隱藏在材料或圖表中的條件,有一定隱蔽性。

(3)限制條件:題幹給出的數量詞、方位詞、特定名詞。

(4)多重條件:題幹要求選項要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條件

(5)多餘條件:題幹虛設的個別條件,不僅對解題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5、分析選項正誤

選擇題的選項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則多為錯誤選項:

(1)前後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轉換率大"

(2)誤為因果,如"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溫和多雨"

(3)表述絕對化,選項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絕對化的詞語,如"熱帶雨林氣候都分佈在赤道附近""日界線就是180°經線"

6、分析"項""幹"關係

選擇題提供的有些選項反映的內容或知識與題乾的要求之間無內在聯繫,則這些選項可以排除。所以解題時需要仔細分析選項與題乾的相關性和吻合度,最後選出答案。

三、地理選擇題中常見的信息干擾方法

在掌握解答地理選擇題步驟的基礎上,明確地理選擇題常見的信息干擾方法,會對解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示例一些常見的選擇題信息干擾的方法:

1、魚目混珠法

這類題目往往以相關、相近或易混的知識作干擾選項,考查考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考生如果記憶模糊,就會失誤。

例1:按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面的海拔判斷,世界上地殼最厚的地區可能是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德干高原 D.東非高原

2、似是而非法

這類題目一般以貌似正確的知識組成干擾題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例2:生態保護是建設青藏鐵路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其正確的方法有

①以橋帶路 ②建立自然保護區

③建立野生動物通道 ④大面積造林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3、添枝加葉法

命題者在題肢中增加一些修飾、限制成分,使觀點趨向絕對化。

例3:我國政府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是為了

①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集中的特點

②緩解我國能源相對短缺局面

③使大氣層中臭氧含量迅速減少

A. ① ② B. ② C. ① D. ① ③

4、答非所問發

這類題目中,命題者有意設置一些說法正確,但和題幹無關的題肢干擾。考試如果不對照題幹仔細辨析,就會誤選。

例4:為了改善城市環境,下列措施中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方法是

A.發展立體交通,改善道路狀況,適度提高汽車行駛速度

B.建立綠化隔離帶,實行人車分道行駛

C.錯開上下班時間

D.修建以市中心為中心的放射狀道路

四、常用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高考中,地理選擇題一般是成組出現的,即以一段文字材料或圖表為背景,設計2~3道選擇題,背景材料往往是解題需要的已知條件或解題的指導語。這樣的設計方式使各個試題相互關聯,考生答題時往往發生連鎖反應,一旦審題失誤或考慮欠妥,可能造成一組試題全錯,損失慘重。所以必須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1、直選法

心理學上認為識記過的知識重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能明確地把它們再認再現出來。根據題幹要求,通過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斷出答案,這種方式就叫直選法。

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2、排除法

排除法是考試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解題方法。一般有兩種情況:

(1)排錯法。即按照題目要求排除錯誤的選項,這裡的"錯"是指表述錯誤的選項,或是指與題幹意思不符合的選項,即選項本身表達的觀點沒有錯誤,而在題幹設定的情境下不符合題幹意思。

(2)排異法。即按照題幹要求排除說法正確的選項,這裡的"正"是指說法正確的選項,這主要是針對要求選出說法錯誤、不準確或不符合事實的一項的選擇題。要做好這類試題首先要仔細審題,切記粗心大意。因為在這類試題中,說法正確的選項反倒是不符合題幹要求的,是"錯誤"的選項

當然,運用這種方法是否成功,主要還取決於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鑑別、評價能力,如果對知識理解得不到透徹,思維過程未能由淺入深,也就難以運用這種方法推導出正確的結論

例6:下列有關鋒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1 冷暖氣團的交界面叫鋒面 ②冷氣團向暖氣團方向主動移動的鋒為冷鋒 ③鋒面中冷氣團在上、暖氣團在下 ④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例7:溼地主要是指沼澤、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帶以及人工水田、水庫和池塘。溼地的主要功能或用途應是

A.擴大耕地後備資源

B.當地徑流的調節系統

C.難以利用的淡水資源

D.擴建城區的理想用地

3、代入法

對於計算型選擇題或者地理事物關聯型選擇題,有時解答比較麻煩,就可以採用代入法,將四個選項帶入題目或者圖中進行逐一驗證,最後得出答案。

例8:下列城市中,6月22日白晝最長的是

A.新加坡 B.雅加達 C.悉尼 D.倫敦

4、圖解法

對於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圖解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圖解法能將一些解題過程中的思考過程用簡單的圖示顯示出來,能幫助我們在答題時理清思路,避免過失性丟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時空分佈、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試題時,能大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5、輔助線法

對於考查等值線圖的選擇題,解答時採用輔助線法有助於快速準確地得出答案。特別是在等值線圖上確定寒流和暖流、低壓槽和高壓脊、山谷和山脊、海岸線兩側氣壓和溫度的差異、等壓面上下的氣壓差異等,通過添加輔助線可使比較模糊的圖是信息趨向明朗化、簡單化。

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6、排序法

選擇題中經常出現按時間組合、空間組合、時空組合的題目,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解答此類題的基礎是掌握基本原理和規律。解題時應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分佈規律,自己先試著排序,再按題幹要求與備選項進行對照,如果二者相符則為答案。

例11:冬至日,下列城市的白晝按由長到短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A.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

B.上海、南京、武漢、廣州

C.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

D.廣州、北京、武漢、廣州

7、比較法

有些選擇題的四個選項與題意都有不同程度的內在聯繫,解答此類選擇題時,不能只是確定選項的對與錯,而應對各個選項進行比較分析,判斷各個選項與題幹關係的緊密程度。比較法與優選法是有很大區別的,解答的關鍵是要看清題意,仔細比較選項與題乾的關係。

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8、計算法

在地理選擇題中,有的試題需要根據題幹提供的條件,通過計算推導出答案。這種類型的試題考查的內容主要有區時、地方時和晝夜長短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太陽能熱水器的擺放角度和樓間距的計算,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的計算以及氣溫隨海拔的變化、等值線圖中相對高度和氣溫差的計算,各種人文地理數據的估算等。但地理計算重在考查方法、規律的掌握情況,計算過程相對簡單。

例13:某地區近地面氣溫是32℃,該地對流層的厚度為16.8KM。按一般規律,此時該地對流層頂的氣溫應是

A. -100.8℃ B. -68.8℃

C. -132.8℃ D. -42.8℃

9、優選法

在解答選擇題時,有時候會感覺題目提供的四個選項都符合題幹要求,這類試題的題幹中往往有"最""主導""主要""第一""核心""間接""根本"等關鍵字眼,對於這類試題,就應該採取優選法進行取捨。

例14: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

A. 太陽輻射 B. 地面輻射

C. 大氣逆輻射 D. 人類活動

10、推理法

所謂推理法就是根據題幹所提供的條件,利用所學過的地理知識進行分析、推理,從而得出選項與題乾的正確聯繫,最終得出答案。推理法適用於解答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遷移運用的題目。根據選擇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推理法:

(1)"由例及類"推理法:根據已經明確的一個或幾個選項相同的地理特徵,推斷出所有選項的共性特徵,從而得出答案的推理方法。遇到要求選出所有選項共性特徵的選擇題時,則往往會有一至兩個選項較難判斷,可嘗試"由例及類"推理.

(2)逆向排除推理法:正向思維要選出正確選項而又無法確定時,可逆向選擇,通過排除所有不符合題意的較易判斷的選項推出答案。

(3)"大小篩選"推理法:對於地理數據可排序的選擇題,按照從最大值和最小值再到中間值的順序進行層層推理,從而逐步篩選出答案。這類試題中最大和最小的數值往往是學生熟知的,而中間的數值學生一般比較陌生。

10、推理法

(4)數值範圍推理法:根據已知條件無法判讀出地理事物的準確數據,但可推斷其可能存在的數值範圍,從而得出結論。

(5)因果聯繫推理法:根據地理事象之間的因果聯繫,通過由因導果或由果溯因來進行推斷的思維方法。

乾貨:超全高中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附經典例題),值得收藏!

答 案

例1:【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地殼厚度變化的規律——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所給的四大高原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該高原的地殼最後。故選B項。

例2:【解析】題肢中的②和④貌似正確,但"建立自然保護區"與題意不符,因為青藏鐵路建設之前當地已經存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青藏鐵路建設應考慮如何保護該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大面積造林"似乎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措施,但不適用於高寒的青藏高原。故選C項。

例3:【解析】①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的特點,考生容易忽視後面的"集中"兩個字。故選B項。

例4:【解析】BC兩項是為了改善城市環境常採取措施,這兩項內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受這一因素的干擾,許多人誤選了B或者C項,但本題題幹問的是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措施,B、C兩項雖能減少交通擁堵而導致的汽車尾氣汙染,但並不能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因此誤選B或C項是對題中"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這一限制性條件忽視的結果,故選A項。

例5:【解析】根據指向標可判斷東西南北方向。該地夏季、冬季(注意題目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我們所說的夏季和冬季是指北半球的夏季和冬季)的日出方位應該是①和③,由③從東北方向日出,說明是夏季日出方位;由①從東南方向日出,說明是冬季日出方位。另外圖中冬季從①日出到②日落所經過的時間長,表明該地位於南半球。故選C項。

例6:【解析】根據四個選項中每個選項都是由三個題肢組成的特點進行判斷,在四個題肢中只有一個是錯誤的,只有找出這個錯誤題肢就可以得出答案。通過對四個題肢的分析,很明顯可以看出③是錯誤的,鋒面中應該是暖氣團在上,冷氣團在下,則不含③的選項就是正確的。故選B項。

例7:【解析】根據題幹中的"應是",對照四個選項,可知解答此題應採用排除法。溼地一般來說水分含量比較多,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它具有調節徑流和降解毒素、淨化水體的功能,對調節氣候、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都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將其中的水排幹就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根據這一點可以將A項和D項排除。溼地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可排除C項。故選B項。

例8:【解析】首先從題幹中提取出解題的關鍵字眼"最長"而不是"最短",然後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6月22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而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南半球晝短夜長,而且緯度越高,夜越長(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選項中城市雅加達和悉尼位於南半球,晝長小於12小時,明顯不符合題幹要求;新加坡和倫敦位於北半球,且倫敦緯度較高,因此倫敦的白晝最長。故選D項。

例9:【解析】此題比較抽象,難度較大,必須充分發揮想象力,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才能得出答案。根據題目要求作圖輔助分析,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如圖1):在北極附近找一點,先向北(沿經線)走5KM,在向東(逆時針)沿緯線走一圈(5KM),再向南(沿經線)走5KM,就可以回到原地;第二種可能是(如圖2) :從南極點出發向北(沿經線)走5KM,在向東(順時針)沿緯線走一圈(5KM),再向南(沿經線)走5KM,就可以回到原地(南極點)。故選B項。

例10:【解析】如果我們把圖中的洋流補充上,如圖乙,四點溫度就同意判斷了。根據所處的緯度①②的溫度大於③④的溫度。根據附近洋流影響①>②,④>③,所以四點溫度① > ② > ④ > ③

例11:【解析】此題是一道時間組合型選擇題,表面上看是考查冬至日白晝長短的知識,實際上是考查考生對我國城市緯度分佈的掌握情況。解答關鍵是正確理解晝長與緯度之間的關係:同一半球夏半年緯度越高晝越長,冬半年緯度越高晝越短。故選A項。

例12:見投影

例13:【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的規律:0.6℃/100M。由於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是地面輻射,離地面越近,氣溫越高,離地面越遠,氣溫越低。高度上升16.8KM,氣溫降低100.8℃。故選B項。

例14:【解析】題幹中的"對流層""主要""直接"三個限制性詞語決定了解答此題需要採用優選法。故選B項。

例15:【解析】飛機在飛越太平洋中部時,需向東越過日界線,日期減少一天,故第(1)題選D項。依據圖中大鐘的時間來推算此時的昆明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0時或12時,可知昆明為8時或20時,故第(2)題選B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