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黄陵城张献忠战场遗址

黄陵城,位于县(开州区)城东2公里,地势高耸,四周陡峭,熊耳山、迎仙山为其屏幛,石柱关雄居于右,彭溪河环流于左,登山环顾,群山尽收眼底,为开县城东制高之地,此地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要地。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与明官兵大战黄陵城便是其中之一。

明崇祯十四年(1642年)正月初十日,大西王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明官兵猛如虎的追击下,来到黄陵城停歇暂住。据老人们讲,才刚过三天,正在黄陵城寨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的张献忠便接到探子来报,追击军离寨已不过十里地。众将领听到该消息,均整军待发,等候将令。但张献忠却踱着缓慢的步子来回走着,貌似在思索大计。突然他哈哈大笑,一巴掌拍在一个将领的肩上:“如今我地势险要,他们想攻进来是难上加难。这次我要给他们点厉害看看了,否则他们不知道锅儿是铁造的!”

于是张献忠带领众将来到寨前,边看地形边商量与官军作战方略。在官兵逼近黄陵城之前,他早已把作战计划想好,等着瓮中捉鳖。

那天,天空下着瓢泼大雨,道路泥泞,猛如虎率领官军紧追猛赶,赶到了黄陵城下,此时已是人困马乏,但猛如虎依然下令一支前锋部队攻进黄陵城寨。

一路上,官兵非常顺利的攻进黄陵城,张献忠在寨上看得很清楚,除了这支孤军,并无后续部队跟进。正在官兵以为可以成功拿下黄陵城之际,张献忠挥动军令旗,指挥埋伏在不宜发现的险要位置的伏兵出击。一时间,左右各杀出一彪人马,刀枪锋利,锐不可挡。几个回合下来,猛如虎的前锋部队败下阵来。这时,张献忠又下令,乘胜追击,直捣明军驻地,并指挥埋伏在北边石柱关前的义军队伍,借着竹林掩护,也向敌人杀去。明军遭义军前后夹击,团团围困在李家坪上。张献忠一声令下:“冲啊!”激励了义军们的斗志,伏军挥舞着宝刀,杀得明军片甲不留,喊爹叫娘。据说猛如虎本来也要成为刀下魂的,幸被明军将领所救,保住一命。这一仗,张献忠斗智斗勇,打得精彩。

现在路过黄陵城李家坪,一些老人还会指着山上的战事地段说:“看那个山尖,传说明军的血就是顺着这个山尖一直往下流,直到血流成河。可惜啊,过了这么多年,人为的原因,已经看不到张献忠当年留下的寨门了。”

也许这仅仅是老人们嘴里流传下来的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但却告诉我们,哪怕经过了这么多年,即使无法再亲眼目睹一次传说中的寨门、城墙,人们依然没有忘却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民间对张献忠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魔王,历史是残酷的,在尊重真相的前提下,我们后人需要的是谨记这个地方,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