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適合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模式?

中小企業適合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模式?

中小企業應該用什麼樣薪酬績效模式?

一、傳統薪酬結構設計:

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技術工資+績效工資+提成(分紅)獎勵…

這種設計最大的缺點是: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2) 無法衡量:員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3) 薪酬與員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

二、KPI為什麼難做?

1、為做績效而做,缺乏數據支持、專業思維

2、KPI與薪酬掛鉤,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3、掉進KPI方法論,忽視它的系統性

4、缺失利他共贏的價值觀、績效文化

三、傳統的績效考核為什麼不成功?

(1)設置所謂的“績效工資”,激勵力度小,員工關注度不高。

(2)溝通不到位,員工不認同指標設計、目標設定。

(3)沒有解決員工為誰而做的問題,員工表現被動、消極。

(4)績效與目標計劃管理脫結,只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過程不到位,結果一定不好。

(5)績效結果與價值導向脫結,考核偏向解決綜合評價表現與貢獻的問題,而價值導向重點解決如何合理、公平地進行利益分配的問題。

(6)考核費人費力,員工不認同,企業看不到效果,所以多數流於形式或半途而廢。

中小企業適合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模式?


所以……

中小企業建議做KSF薪酬績效模式!

那麼

什麼是KSF?


四、KSF是關鍵成功因子、KSF價值管理工具

1、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2、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3、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五、KSF與傳統薪酬結構的區別,如圖示:


中小企業適合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模式?



六、KSF與KPI的區分,如圖示:


中小企業適合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模式?



七、如何提取與設計KSF

第一步 崗位價值分析

第二步 選取6-8個指標

第三步 設立權重、定義

第四步 分析歷史數據

第五步 選定平衡點

第六步 測算、套算

以上就是KSF實戰步驟,希望大家可以打破傳統思維,用全新的薪酬模式來實現激勵員工,企業和員工一起實現共贏!

中小企業適合什麼樣的薪酬、績效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