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想摘桃子,誰還想種樹啊!足協青訓應該這麼來

國足贏了,武磊說了一句:“國足不比日韓差。”有的球迷立刻就說:“國足贏了一場球又膨脹了!”是不是國足的球員贏了球什麼話也不能說了?輸了球又有球迷說了:“留給中國男足能贏的球隊不多了。”事實上,足球比賽勝負80%在於實力,10%在於運氣,另外10%在於勇氣。中國足球通過2018世界盃預選賽,充分證明,中國男足實力並不差,至少贏韓國和伊朗都有機會,關鍵我們現在太急功近利,都想摘桃,沒人想種樹。

都只想摘桃子,誰還想種樹啊!足協青訓應該這麼來

中國足協在中超聯賽的預備隊聯賽、年終的U23聯賽,甚至更年輕的U字號聯賽,足協的出發點,都是鍛鍊球員,促進球員的成長,但是從預備隊聯賽的效果,到U23年終聯賽的冷遇都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有活力的青年聯賽,必須符合市場的商業規律,並不是你憑空架設一個空殼,就算有了這個聯賽。小編個人認為,有多大的市場,就搭建多大的平臺,但是一定得有自負盈虧的造血能力。球員在什麼環境裡才能提升水平?必須有觀眾、有直播、有獎勵、有晉級壓力,哪怕把比賽球場放到大學的操場,露天的球場也是很好的選擇,總比球員在沒人的球場比賽要強的多。

都只想摘桃子,誰還想種樹啊!足協青訓應該這麼來

U字號球員提升的動力是什麼?當然是能晉升到頂級聯賽踢球,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更跟更高水平外援過招,也能得到更高的收入,因此必須有一個健全的頂級聯賽,讓年輕球員去搭建夢想。中國足協對中超俱樂部收取外援的調節費,小編覺得挺好,關鍵是錢要用在哪裡!拿一個一千萬歐元的外援為例,中國足協要收取一千萬歐元的調節費,這就是八千萬人民幣,如果一個基層教練年收入為50萬人民幣,160個基層青訓教練的年收入就足夠了,一個基層教練如果帶20個孩子,那麼這就是3200個孩子,如果乘以16個球隊呢?就是有2560個教練,可以青訓51200個孩子!這麼一算,已經超乎我們的想象。

都只想摘桃子,誰還想種樹啊!足協青訓應該這麼來

2560個教練從哪裡來?當然從中超、中甲、中乙退役和被淘汰的球員裡選拔而出,第一可以安置他們出路,第二可以讓更多的球員投身青訓工作,當然也可以選拔一些沒踢過職業足球,卻對足球有深刻認知的教練,中國足協可以請來世界知名的講師,來培養這批教練。

有這批教練還用恆大、魯能足校嗎?當然用!學校分公立和私立學校,魯能和恆大就像足球的全日制貴族學校,費用問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上的起。足協需要搭建的是免費的足球培訓基地,而且把足球訓練基地放在西藏、新疆、延邊、陝西等偏遠地區,讓這些地區的孩子,只要喜歡足球,只要有天賦,就可以免費參加高水平的足球培訓,發掘出更多的足球人才。足協可以從這些孩子中選拔出特別的、突出的球員,直接推薦給魯能、恆大這樣的足校,或者就送到國外的俱樂部梯隊,足協有這些球員的所有權,球員成才後,收取相應的培養費,作為足球培訓基地的運營費用,前提是這些基地全是非盈利機構。

都只想摘桃子,誰還想種樹啊!足協青訓應該這麼來

如果中國足協踏踏實實的開展青訓工作,風風火火的埋頭種樹,誰還能譏諷中國足協?商業的就交給商業,職業的就交給職業,非盈利的就交給足協,一切就變得井井有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