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曆十五年》里看職場失敗大合集

《萬曆十五年》最初是以英文完稿,後由筆者黃仁宇先生本人譯為中文,英文版名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為何非要選取這平平淡淡的一年呢。這應當就是此書了不起的地方所在。平淡裡的細枝末節,反而道盡時代的癥結所在,究其因,萬曆十五年間已清清楚楚。用“大歷史觀”的角度,以1587年作為橫切面,探究這個企業的崩盤,也應黃仁宇先生所說“不妨成為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

黃仁宇先生力圖將研究大眾化,採用傳記體的方式來講述整個故事,讀者雖為旁觀者,卻如參與者般並不置身事外。無論是萬曆皇帝朱翊鈞,還是大學士張居正,都是明朝職場的現代啟示,今日我們就隨《一本好書》,從《萬曆十五年》這本失敗集合裡總結總結,好好談談職場那些事兒。

1. 萬曆皇帝

性格配置:非暴力不抵抗派處女座 破罐子破摔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老年萬曆:他們只需要一個毫無主見、個性真空,寓至善於無形的君主作為天命的代表。皇上,根本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處置國事的權威象徵。

萬曆皇帝不到10歲登基即位,由內閣首輔張居正鼎力輔佐,張居正雖對萬曆要求極為嚴苛,但作為恩師還是給他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早期勵精圖治做好皇帝的念頭本是有的,奈何自己的抱負難能施展,便消極怠工起來。大BOSS看上去是權力的象徵,實際上實權甚少。最初懷有的中興抱負,也隨著張居正死後清算以及事事被他人干預,最終心如死灰。

冊立太子便是大BOSS實權架空的佐證,萬曆想立鄭貴妃的孩子為太子,但因長幼次序,大臣們則極力反對想要廢長立幼的念頭,仍要求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就在這場激烈複雜的雙方博弈裡,四位首輔辭職以歸,萬曆為此“鬥爭”了十五年,最終還是沒有應自己的心願,放棄了自己偏愛的朱常洵。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其實萬曆的一句話早已點明問題的實質,“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不過是習慣,並非是規矩。大家放著規矩不管,一味道德先行,不說“公司規章”,只講道德,甚至以道德來代替“公司規章”,便是明朝這個“獨角獸公司”的癥結所在。

萬曆於歷史的評價不佳,多以昏庸無能一面評判,黃仁宇先生在書裡反倒對他的一生是有幾分同情。但在職場上呢,作為大BOSS的萬曆帝,雖處處受人制衡,但是否有點過於自甘墮落了呢。他明明知道明朝前任BOSS都有違禮的廢后之舉,自己卻不敢貿然行事半步。論“反抗”精神來說,還是過於保守懦弱了些。

所以說當BOSS還是要拿出當BOSS的膽識和魄力,BOSS自動當成軟柿子被人捏,一味妥協,那這職場豈不是亂了套。

2.張居正

性格配置:矛盾激進派雙子座 律人不律己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萬曆幼年,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便是輔佐萬曆最重要的人。雖強勢自傲,卻也是膽識過人,12歲便中秀才的張居正,聰穎卓識。他的歷史功績也不可否認,後世仍有“宰相之傑”的稱號。正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說張居正權傾天下也並不過分。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雖然也許張居正的管教嚴苛,以及CEO業務範疇對BOSS的壓制早已在萬曆心裡埋下種子,但在張居正生前,萬曆對其十分敬重。張居正父親過世,按理應該回家守孝,萬曆卻離不開他,特批其留京,可見其亦師亦友的感情所在。而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CEO,雖有在中興明朝的功勞,卻也深藏不為人知的精明心機。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當張居正死後,由於大量的告發,萬曆開始對恩師的清算。結果發現這位教導自己應當成為賢明之君的大學士,實則是中飽私囊的貪官。他對萬曆要求嚴厲,告誡不能奢侈,自己卻過著奢靡的生活。這與曾經萬曆眼裡正直偉岸的恩師大相徑庭,信任瓦解。對此,其實黃仁宇先生已寫得明白“皇室的情誼不同於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誼的那種由於互相關懷而產生的永久性。”

張居正的嚴苛激進和表裡不如一同樣為他身後的一敗塗地埋下了伏筆,除了對萬曆的壓制外,他的激進也惹得繼任閣臣對他的不滿,更別說他提拔親信打壓與他意見不符的人,於是屢屢樹敵。而以上都是下令抄家的原因,最終這位“明星CEO”卻落得“謀國不忠”之名。明明是CEO,卻常常越界辦事,慾望過大,自信爆棚,才落得這般結局。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應當也是張居正需要學習的課題吧。

在職場混,即便有膽識有謀略,不意味著可以放肆傲睨自若。別做著自己的,還覬覦別人的,啥都想要的結果就是啥都落不到好啊。

3.申時行

性格配置:溫和演技派處女座 不近懸崖,不樹異幟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同樣官居首輔CEO,申時行與張居正卻相差非常大,與張居正的不遺餘力不同,申時行在位的時間裡毫無波瀾,平靜異常。不像張居正認為背靠帝王就可以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申時行不抱大腿不站隊,站在“老闆”和“高管”中間,充當一個和稀泥的和事佬角色。也難怪後人評說申時行的功績宛如“一張白紙”,為人“首鼠兩端”。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要論情商,申時行絕對是夠的,他深知如何平衡好萬曆與其他“高管”之間的關係,看透並十分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和人事安排,深諳“職場”的規則,於是便有了一套申時行的“陰陽”理論。正所謂人都有兩面性,陽是明面上的道德準則,陰則是不見光的內心私慾,在申時行眼裡,講究一個陰陽調和。對於“企業發展”可以先暫時讓到一邊,只有把握好利益集團的心之所向才能站穩腳跟,是申時行的風格。於是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般息事寧人的處事態度,使得穩定成了表面的假象,內裡卻早已蛀空。

作為一個審時度勢的內閣首輔,他和張居正如同正負兩極,一個如壓路機般強勢地一路向前,一個如佛系的仁愛之士只求紛爭平息,一味對錯的評判太過專斷,他們兩個似乎都沒有找到那個平衡點,於是分別走向了偏激的兩端。申時行,放著好好的CEO不做又懷著一顆玩轉人際的HR之心,明知職責在身,卻缺少魄力和擔當。在文人治國的明朝,這種討好型人格似乎也在加劇著“離職”過程。

職場老江湖,光靠玩轉關係是萬萬不可的。抱負放一邊,全靠人際填,過於中庸的處事方法,乍一看表面的平和,實際難有建樹。就算能站到最後,捫心自問,大概對自己也於心有愧吧。

从《万历十五年》里看职场失败大合集

然而,除了他們,《萬曆十五年》裡還描寫了“天下第一直言”卻深受排擠的高管海瑞,在文官為大的“職場”裡摸爬滾打的武將戚繼光,以及想要解放個性衝破心靈牢籠的思想家李贄。萬曆總結得好,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遊戲。我們雖然借鑑到既不能做一個破罐子破摔的軟弱BOSS,不能做雖有能力卻律人不律己的CEO,也不能當為了站穩腳跟而包庇問題的領頭人。

對於這本“失敗總記錄”,究竟書裡說還說了些什麼放至今日仍可被我們借鑑的人物與故事,就需要你親自翻開書來探索歷史所給的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