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那天想起“一只猫”,睡不着……

儿童节那天想起“一只猫”,睡不着……

“喵——喵——”

我醒了,不知是被尿憋醒的,还是被猫叫醒的。

先是看了看时间,四点,随后非常努力地看了看窗外。

其实,我看不清什么,因为我没戴眼镜。

但我只知道,窗外是一只猫。曾经是“野猫”,现在是“家猫”。

不知是为什么,我居然“看懂”了它的“眼神”——

它,很想进房间。

想到这,我又看了看它。

谁都知道,它不会说话,它只是继续叫——

喵——喵——

我走进堂屋,打开门,猫飞一般地窜入。

儿童节那天想起“一只猫”,睡不着……

我跟着它看了看,原来——

它侧卧在一个角落,一只小猫正在围着转圈,打打闹闹。

见我走近,小猫像孩子一样钻进了老猫的怀里。

我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在吃奶。

我打开相机,拍了拍照,老猫没有逃,只是看着我,很慈祥、很感恩的样子。

我连着拍了两张,闪光点闪了两次,老猫都是同样地看着,好像想说什么,小猫则一直没有抬头。

我全明白了——

小猫饿得直叫,老猫却无法进屋。

怎么办?

老猫只能在窗外喵喵叫,直到有人醒来。

我很吃惊,这只猫为什么能“判断”出——

有人要为它开门。

儿童节那天想起“一只猫”,睡不着……

或许——

这是动物的特殊本能,也就是常说的“通人性”。

动物尚且如此,人呢?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之前,有人对这两句话提出异议,我没去验证过,但我宁愿相信是真的。

经过这件事,我更相信。

今天是儿童节,我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

我不想简简单单地说一个“孝”字,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

孩子和小猫一样,成长过程中,都有类似的“老猫”在不停地呵护……

而且,不只是一只“老猫”。

人,不能忘本,要充满敬畏之心,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儿童节那天想起“一只猫”,睡不着……

从小就要知道,越早越好!

深夜,作此小记,感谢这对猫——

照出了兽的“人性”,也照出了人的“兽性”。

我希望——

无论怎样,这个世界都能多一点“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