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的眼神》:用文學召喚人生最美時刻|書評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第三屆“北京十月文學月”正式啟動 | 作家莫言首次書法個展開展在即 | 《無雙》導演莊文強的十年磨一劍 | 第12屆上海雙年展即將開幕 | ......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圖畫書界奧斯卡”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作者用文學連綴起人生,平實的文字中蘊藉著人生的厚度和密度,在不同的空間、地域,召喚著或短暫或雋永的文學記憶。沒有複雜的理論,沒有掉書袋的引經據典,每一個文字落下的時刻,都是人生最真實、最清亮的聲音。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可能很多讀者對曹元勇這個名字感到陌生,正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出版人在許多作家背後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地工作,將草嬰譯《托爾斯泰全集》、“莫言作品全編”、格非“江南三部曲”等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呈現在了讀者面前。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的領獎臺上,當無數目光聚焦於莫言身上的時刻,或許沒有人注意到臺下這位出版人專注的眼神。在《美人魚的眼神》收錄的最後一篇文章《安寧之國的文化盛典》裡,作者細緻地回顧了自己的斯德哥爾摩之旅,這篇文章最令人感懷之處,不只是因為這是諾獎的頒獎典禮,也並非僅僅因為主角是莫言,而是因為作者見證的,是在那一方演講臺上,許多偉大靈魂的相遇。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托爾斯泰作品《戰爭與和平》草嬰/譯 (左)

莫言長篇小說全編(右)

《美人魚的眼神》彙編了作者從初識文學、踏入文學王國,到在出版、翻譯工作中堅守數十年的文學隨筆,從里爾克到莎士比亞、帕維奇、布爾加科夫再到杜倫·馬特……無論從哪一篇讀起,無論是否熟悉作者筆下的作品,都會很輕鬆地被帶進文字之中,被帶入作者所描述的那個小說的世界。我常常驚奇於這樣一種文字功力,如果說那些文學天才靈光乍現的神來之筆令人驚歎,作者這樣平實深厚的文筆更像是一種飽含溫度的陪伴,這是文學之豐富性的另一種迷人之處。

這部隨筆集雖說是文學評論,但更像是一位文學旅人的絮語,有在路上的旅行:訪問布爾加科夫墓、托爾斯泰火車站、哥本哈根“海的女兒”雕像;也有人生旅途上的遭逢:在深夜列車上閱讀帕維奇,接待奈保爾,與莫言作品十多年的淵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正是《美人魚的眼神》,作者以這篇作為書名,或許可見其偏愛,小美人魚的故事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但是作者卻從三個維度重新解讀了這個故事:美人魚的愛情悲劇,安徒生顛沛曲折的一生,以及發生在哥本哈根豎立著美人魚雕像的廣場上的慘劇。安徒生在美人魚的故事中寄託了對美好和愛情的期冀,小美人魚悲劇短暫的生命在讀者心中獲得了永恆,而在這個故事被創造並流傳著的廣場,卻上演著展現人性齷齪一面的劇目。一個單純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卻衍生出這般複雜的層次,也讓我們在童話中,一邊獲得著愛的純淨和永恆的力量,一邊回味著人生的悲欣交集。安徒生的遭逢或許不再被人知曉,但是美人魚的眼神,卻在時空裡凝固著人間的喜樂悲歡。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莎士比亞

隨筆集中另一個引人深思的篇目,是《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起,也是去拜訪莎士比亞的故鄉,作者由此追憶起自己穿行在威尼斯小巷時尋找夏洛克面容的經歷、高中課堂上被老師的朗誦擊中的那個夏天、大學時改編《威尼斯商人》並扮演安東尼奧的回憶……被記憶碎片串聯起的文章,彷彿打開了一個時空隧道,連貫著作者數十年的人生,地域變換,斗轉星移,而莎士比亞筆下那些飽滿的人物形象、飽富激情的文辭,卻持久地在人生的旅途中熠熠發光。

這部隨筆集中收錄的篇目,陸陸續續寫於作者不同的人生時刻,早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晚至近年,作者用文學連綴起人生,平實的文字中蘊藉著人生的厚度和密度,在不同的空間、地域,召喚著或短暫或雋永的文學記憶。沒有複雜的理論,沒有掉書袋的引經據典,每一個文字落下的時刻,都是人生最真實、最清亮的聲音。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現場,在他職業生涯最耀眼的時刻,斯德哥爾摩漫天的大雪覆蓋下來。

被滯留在斯德哥爾摩機場的他,是否會認為,這是自己人生最美的暫停鍵?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美人魚的眼神》

曹元勇/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8年1月版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美人鱼的眼神》:用文学召唤人生最美时刻|书评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