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落地不改全球流動性寬鬆現狀——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點評

事件

美國時間3月21日美聯儲公佈了3月議息會議決議,將基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至1.5%-1.75%。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預期2018年還將加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2019和2020年將更加陡峭地加息;2018和2019年美國的經濟增速預測分別上調0.2和0.3個百分點至2.7%和2.4%;上調了對2019年和2020年的通脹預期,進一步下調了失業率預期。本次議息會議沒有對縮表做出新的決議。

(川財證券研究所海外部)

點評

美國的經濟狀況能夠承受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推進加息可以提高未來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美聯儲3月的加息基本上完全在市場的預期之內,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對3月加息概率的預期在事前達到了100%。美聯儲新任主席鮑威爾的第一次議息會議決議被市場解讀為偏鷹派,我們認為:首先,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姿態整體上依然是寬鬆的。同時無論是2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還是1月份的ISM製造業PMI數據都表明美國經濟依然處於擴張的後周期,2月份美國工業產出同比增長4.4%,增速創下7年來的新高,總產能利用率達到78.1%,創下3年來的新高;而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2.7%,創下近4年新高,製造業的產能利用率達到77.4%,雖然創下10年來的新高,但從更長的歷史時間來看只是回到了過去40年來的均值水平,這些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短期既沒有衰退風險,也沒有過熱風險。實體經濟能夠承受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或者說美聯儲的加息和縮表等操作基本不會對實體經濟增長造成負面衝擊。另外,雖然通脹目前依然溫和,但通脹的上升經常不是線性的,歷史經驗表明,如果在通脹溫和期間加息過慢,等到通脹失控再加快加息步伐或加大加息力度會對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更加嚴重的衝擊,因此美聯儲穩步推進加息計劃很可能是吸取了歷史教訓,為未來的貨幣政策預留空間。

全球流動性狀況依然寬鬆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海外市場對國內流動性的壓制。就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而言,我們認為必須要看到全球流動性的現狀依然是寬鬆。2017年雖然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縮小了360億美元,但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一共擴大了1.7萬億美元。此外,黑田東延連任日本央行行長並且明確表示目前還沒有考慮日本央行的退出策略。這些動態表明美國與歐日之間的貨幣政策分化估計將持續較長時間,這樣的話,全球流動性寬鬆短期之內難以出現明顯的改變,因此海外市場對國內流動性的制約很可能將頗為有限,對此無需過分擔憂。

險提示:市場和美聯儲對加息進程出現分歧;市場波動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