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潭”真的是因为积水多才叫这个名字的么?

在北京地铁2号线上,有一个叫“积水潭”的地方,这一地名到底因何而来?真的是因为积水多所以才这么叫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积水潭实际上是比一片还要大些的水面。积水潭是北京城内几个海的总水源,它的源头远在玉泉山,玉泉山的水经过颐和园一带,流到高梁桥附近,进入护城河。沿着北城墙外侧向东流,在德胜门外以西约半里处通过水关进城。流入积水潭、然后汇入一水相通的后三海。


“积水潭”真的是因为积水多才叫这个名字的么?


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积水潭又称鸡狮潭,这是因为积水潭汇通祠北后墙外有公鸡和雄狮的石雕,此石雕不知何年、何人所作。老人们就都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当然,这仅仅是传说而已。不过,仍有很多到这儿来游玩的人必到土山上去看这石雕,还要亲手摸一摸这公鸡和雄狮。

早在元朝时,北京还是元大都的时候,在城的东北,就有一连串大小不等的湖泊,整体呈弓形,从西北伸向东南,再转向西南,总称为积水潭。金朝在积水潭南部湖泊的琼华岛上建有离宫。由于金朝中都中心区域在战火中被毁,位于城市东北郊区的离宫大宁宫(后更名万岁宫)被划定为皇苑区域,又将贯穿流经皇苑区域的白莲潭一截为二,南段称“太液池”,北段包括前海、后海、积水潭至德胜门外成片水域称为“积水潭”,也称“海子”。

积水潭这片宽阔的水面,水量充足,湖面莲花盛开,蒲苇丛生,水鸟翔集,湖岸青翠一片。据说,刘秉忠在选址、规划新大都城之初,看中这里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在于此地乃山川形胜的风水佳地;二是在于蓄积于此的天然湖泊为城内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丰沛水源,《元史·河渠志》载:“海子一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或许这才是人们所称“积水潭”缘由。

至元十六年,也就是1279年,元灭南京,统一全国。此时,人口急剧增加,粮食供应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由于长期战争,北方农村凋敝,农业生产衰落,难以满足大都城的需要。元朝政府便从江南调拨粮食,先是通过运河,运抵通州。后来则主要由海道,运到天津,再到通州。最后由通州再运往大都。由南方调拨大都的粮食,开始不过几万石,后来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百多万石。从直沽、通州到大都,仍有相当的距离,陆路运输比较困难。“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秋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为了将南方的粮食顺利运到大都,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利用水道运输的设想。

郭守敬对大都周围的水源进行了周密的调查,他的大意是由京北昌平白浮泉等多处水源引水至京两瓮山泊,经长河,过西水门汇入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南水门(现为崇文门),利用金朝修建的运粮水道径直向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与大运河相衔接,形成一条水上运输通道,使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运来京城。另外,还需在由内城到通州新开通人工运河河道上,每隔十里设置一道水闸,共七道闸,各道水闸上均设置“斗门”并“互为提阏”蓄水通舟,以济漕运。元世祖忽必烈对此项建议大为赞赏并谕旨:“当速行之”,遂即任命郭守敬为都水监。

按照这一设计,元朝政府动员大量人力,在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1292年,将白浮泉水引到玉泉山下的瓮山泊,使瓮山泊蓄水量大为增加,然后再修水渠引入城内的积水潭。由积水潭向东经皇城东侧再转向南,出大都城直达通州。

这项水利工程完成后,积水潭蓄水量也有很大的扩充,当时南方经由运河北上的大批粮船,可以直接进入大都,停泊在积水潭内,以致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积水潭也成了重要的水运码头。

民间还有一个关于积水潭的传说。明朝迁都北京之初,通往积水潭码头的漕河流经紫禁城东墙外,每日人声嘈杂,惹得宫中的皇帝非常气恼,遂即下旨将城墙东移至漕河以外,漕河变成了御河一部分,运送粮食和物资的漕船只能停在了城墙外面,也就是今天的朝阳门以东。

从此,失去了漕运码头功能的积水潭,逐渐恢复了迤逦、清秀的自然风光,称为“海子”,与附近鼓楼商业区的繁华景象形成一静一闹的鲜明对照,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休闲、宜居之地。

如今我们虽然不能再现积水潭汇集四方文人骚客,在歌台酒榭中吟风弄月的景象,但仍可见清代文学家法式善诗中“荷叶露穿破,酒旗风送低”的美丽风景。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