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天氣一變,又逢孩子生病的高峰期。媽媽們趕緊把娃帶到醫院,兒科大夫往往會開出一張血常規檢查單——去,先查個血象。

病多了,有經驗的家長拿到結果就自己“解讀”:

——哦哦,白細胞升高,那就是細菌感染了唄?“醫生,我家這次可能要用抗生素!”

——嗯,如果遇到白細胞不高,就推斷是病毒感染,歡天喜地開了抗病毒的藥準備撤!?

咳咳,美媽們留步!雖說有一定道理,可也不是這麼簡單一刀切啦,來來,讓好媽告訴你,孩子的血常規裡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01

血常規到底是查什麼

血液儲存著人體的健康信息。

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血液成分就很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對血液進行檢測,能夠間接地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身體狀態。

孩子生病,大多都是感染,不過感染的來源不一樣,有的是細菌感染,有的是病毒感染。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血常規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醫生來判斷孩子的感染類別,從而給出正確的診斷方案。

雖然血常規的檢查項很多,不過家長主要看這 4 類就好:白細胞、C 反應蛋白、紅細胞和血小板。

02

白細胞:人體免疫系統的“軍隊”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作為身體的衛士,當細菌或病毒襲擊身體時,白細胞就會去衝鋒陷陣、保衛身體。

當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時,白細胞就要從身體各處聚集過來“上陣殺敵”。這就是為什麼寶寶發燒或有其他感染時白細胞會升高的原因。

白細胞是 5 種細胞的總稱,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細胞和嗜鹼細胞,每種細胞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

但今天我們不講這麼多,抓住關鍵的兩種就好: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的變化情況。

中性粒細胞主要針對細菌。

當人體被細菌偷襲時,身體就會快速產生大量的中性粒細胞,派遣它們到患病的地方上陣殺敵。由於中性粒細胞短時間內急速增多,白細胞總數也會升高。

在血常規報告中,如果看到中性粒細胞增多,大多可以認定是細菌感染,醫生可能會建議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療。

淋巴細胞主要針對病毒。

淋巴細胞能識別出哪些是病毒,把它們包裹起來消滅掉,不讓病毒繼續搗亂。

在淋巴細胞與病毒戰鬥的過程中,淋巴細胞會大量複製,數量變多,但中性粒細胞的比例會下降。等到病毒被打敗之後,淋巴細胞的數量又會恢復到正常值。

所以當淋巴細胞的比例和形態發生的變化,是輔助診斷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標之一。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現醫院化驗單上均以成人正常值為標準,不少兒科醫生也以此標準值去判斷不同年齡患兒,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小兒各個年齡段白細胞的正常數值:

出生時:白細胞數9——30/×109/L;

2周:白細胞數5——21/×109/L;

3個月:白細胞數6——18/×109/L;

6個月——6歲:白細胞數6——15/×109/L;

7——12歲:白細胞數4.5——13.5/×109/L;

成人:白細胞數4——10/×109/L

★以上數值僅供參考,須結合臨床症狀診斷。

03

C反應蛋白

C 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期反應物。一般在手術或者受到創傷後,人體感染了細菌或病毒,血液中 CRP 的濃度就會升高。

由於 CRP 在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時都會升高,它的數值並不能作為判斷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的準確依據。

通常當 CRP 高於 20mg/L 以上時,醫生會認為孩子受到了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還是要結合白細胞的變化來綜合判斷。

C 反應蛋白水平低,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總結起來,也並不複雜:

如果中性粒細胞增多,或者C 反應蛋白高於 20mg/L 以上,那麼孩子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只是淋巴細胞增多,孩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04

紅細胞:

判斷貧血的常用指標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紅細胞是人體內的“運輸隊長”。

它負責把氧氣運送到全身各處,再把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走。如果紅細胞的數目和形態出現異常,就可能影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甚至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血常規報告中,關於紅細胞數量、壓積、體積、濃度之類的複雜參數,看上去就頭大?

先別急!我們家長只需要看血紅蛋白(HGB)和紅細胞(RBC)這兩項。如果 HGB 和 RBC 的數量減少,孩子有可能患有缺鐵性貧血。

同樣的,診斷貧血是要看寶寶月齡的。

寶寶貧血參考值

新生兒180-190g/L

嬰兒110-120g/L

兒童120-140g/L

血紅蛋白在新生兒期小於145g/L

1-4個月寶寶小於90g/L

4-6個月寶寶小於100g/L為貧血

05

血小板

血管內的“維修工”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身體有磕碰、外傷導致血管破損時,血小板就會迅速在破損部位黏附、聚集幫助血管填補缺口。

兒童與成人的血小板正常值都是(100-300)×109/L,要關注的是減少,如果同時有出血點,就要考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了。

如果血小板明顯增高,可能是與免疫炎症有關,有過敏反應的小寶寶血小板一般會高些,比如溼疹的寶寶,只要寶寶沒有其它問題,注意觀察就可以了。

06

血常規指數僅作參考

學會看血常規報告後,對於醫生的診斷,家長可以結合報告上的數據來看,就更清楚了。

不過疾病的診斷,不是隻看血常規報告那麼簡單,還要結合臨床的症狀。

比如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一些患病孩子的檢驗單中,會顯示出中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增多、CRP 增多的情況。

如果單憑報告單,很容易判斷孩子是受到了細菌感染而誤服抗生素,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反而不利;實際上,這兩種疾病只是病毒感染而已。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知名兒科專家崔玉濤也說,很多孩子接受抗生素治療,是過分依賴血常規檢查。

任何炎症都會刺激白細胞增多,這是人體免疫系統保護人體的標誌。過分、快速降低白細胞實際上是破壞人體自身保護機制。

親愛的寶媽們,由於微信近期改版,大家可能收不到

好媽手冊的推送。為了避免我們在茫茫人海中走散,趕緊動動小手指設置星標/置頂吧!

操作如下圖所示哦,愛你們~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加入好媽團 育兒伴你行

好媽手冊

是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武漢醫學會聯合創辦的母嬰服務平臺。無論您是準備懷孕或正在孕期的準媽媽,還是已有大寶或二寶的媽媽,歡迎加入“好媽團”QQ社區:

半個兒科醫生就是你,5分鐘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報告!

奔向好媽媽(備孕交流)QQ群(742954372);

做個好媽媽(親子交流)QQ群(6800530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