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需不需要家長陪讀

陪讀現在已經是一個社會普遍現象,每到開學前都會有很多家長諮詢要不要陪讀,有的學校也要求家長陪讀,很多人對於家長陪讀也是褒貶不一,那麼陪讀到底有哪些利弊呢?

中學生需不需要家長陪讀

陪讀並不是一無是處,這也是很多家長願意犧牲自己事業,甚至舉家搬遷的原因。

1、陪讀有利於增進於孩子的感情。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易出現孤獨感,親情欠缺,令其表現冷漠。在他們如此重要的階段,有家長陪伴,可以增進雙方情感。對於有的家長來說最大收穫可能不是子女考了好成績而是此過程中,而是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共同面對孩子人生裡重要時刻的到來。

2、陪讀有利於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陪讀家長可和老師進行詳細的交談,更好的瞭解孩子情況,及時幫孩子解決出現的問題。尤其學歷高的家長還可以將自己當年的學習方法、體會借鑑給孩子,對孩子學習有所幫助。

中學生需不需要家長陪讀

3、陪讀可以讓孩子的飲食更健康。有家長的照顧可以按時吃飯、按時休息,且在飲食上更健康、合理。

當然家長陪讀並非百利而無一害的,其實家長陪讀的危害也是很明顯的,俞洪敏就曾說家長陪讀是對孩子永久的傷害。

1、不利於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很多家長陪讀是為了孩子不用在校裡排隊買飯、洗澡、自己洗衣物。假日省去往返家校之間的時間,有些瑣碎的事,不用自己親自去做,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溫習功課。結果養成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直到中學畢業自理能力幾乎為零。

中學生需不需要家長陪讀

2、不利於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家長陪讀什麼都幫孩子準備好,所有的人際關係都不用維持,只要一心學習就行,這樣造成孩子有依賴感,令孩子少了歷練,不知道如何和人相處。

3、孩子的壓力增加。有些孩子因為家長陪讀,還會形成心理負擔,每天面對家長不斷重複要求會給孩子造成壓力,甚至出現逆反、厭學等問題。

4、不利於孩子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有家長陪讀的學生都是和家長住在一起,除了上課基本沒有集體生活,更談不上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了。

中學生需不需要家長陪讀

5、影響家庭收入,增加開支。家長要陪讀,就代表雙方有一個人不能參加工作,全程陪讀照顧孩子,不僅收入降低,還會增加租房等費用,這樣會加大家庭負擔,尤其條件一般的家庭,更是壓力倍增。

要不要家長陪讀,要綜合每個孩子、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不可一概而論。作為家長更要綜合權衡利弊,慎重決定。

【歡迎讀者關注、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