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如何評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超然,擔得起失敗、擔得起偏見、擔得起嘲笑、擔得起成功。

  1. 晚會彩排,叫得出名字的候選人(馬、王、柳)幾乎都沒到場,就雷軍和董明珠來了。董好像還是為了給日本電視臺跟蹤採訪提供素材,跟著一個節目團隊和她自己的員工,雷一個人沒有助理,等候時就默默坐在觀眾席,還是別的同事說快看那就是雷軍我才發現的。
  2. 當時大多覺得小米就是靠營銷,晚會做了格力與小米一些數據的對比圖,突出特點大約就是格力是實業有人力有技術,沒記錯的話在工廠那塊數據給小米顯示的是0。晚會現場才放出來,雷一直被董咄咄逼人保持微笑,看到這個圖後也是很溫和地糾正小米有工廠,是不像格力那樣的工廠,解釋了原因。
  3. 馬王之前有個一億賭局,董雷開了一個10億賭局:雷表示5年內如果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願董賠自己1元時,董當即回懟:“不可能,要賭也不是1億,我跟你賭10個億。”當時4個人在臺上,雷存在感最低,其他3人談笑風生。最近看到新聞兩種結果偏向都有,偏向雷贏的寫道:“那一年(2013),小米的營業額為316億元,格力的營業額為1200.43億元,天地之差。但截至2017年10月,小米營業額已突破了1000億元;格力前3季度的營業收入則是1120.27億元,由此,小米很有可能在2018年實現趕超。”
如何評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雷軍一塊錢的賭局本來很好的,雙方接下來在智能家居可以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由“假對賭”變為真合作,會是一樁美談。”

之前也覺得那些米粉稱他“雷布斯”真的是雷不死人不罷休,賣情懷撈一次性的錢就沒了。不過這麼多年,不由得相信情懷是真,技術也是真有的。鄙視用小米產品的人依然存在,但不得不說他做的東西在價格、技術、質量符合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對,精神需求,個人覺得,比起研發出高科技產品,在保持質量的情況下用低價向世人惠及科技服務也是大功。小米塑造的科技產品圈,米家app裡添加各種設備(雖然我只有一臺空氣淨化器),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吃方便麵集英雄卡和買兒童套餐集齊玩具的心理,雖然涉及產品很日常比不上高端大氣的樂視生態圈,價格給不了蘋果產品的昂貴效應,但依舊給其消費群體提供了購買和使用的儀式感。

如何評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