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爲什麼總悄悄地走開?

孩子,你為什麼總悄悄地走開?

愛的教育是真教育

“老師,來了,快跑!”

幾個學生看到班主任朝他們的方向走來,弓著腰躲到了樓後。

這樣的場面我見過不止一次,老師又不是老虎,為什麼學生會悄悄地躲開?為什麼學生不主動地迎上前,微笑著說一聲“老師好!”我想在師生關係方面可能存在某種問題,否則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理想中的師生關係應該是這樣:課上老師能圍繞著學生,課下學生圍繞著老師。當然課上的圍繞不是老師把胳膊拉長環抱著學生,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下的圍繞,是指學生和老師放鬆、和睦地相處。這種師生關係其實並不難實現,但是需要老師用“心”去爭取:

一是留心觀察

當老師,尤其是當班主任要有一顆善於觀察的眼睛。要對每個孩子的狀況瞭如指掌,從狀態到情緒到行為。發現有什麼情況及時和孩子、甚至和家長交流,以最快的速度化解學生的問題,相信

每個孩子都不會拒絕老師的關心和愛護。

二是知心交流

談到交流,老師需要放下自己的身份,放下自己的姿態。凡是帶著身份的交流都會透漏著一種莫名的緊張。能夠和孩子近距離交流,交流生活、交流心情、交流學習,並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的。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怎麼樣,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就是是否願意和孩子在一起。如果老師見到學生就煩得慌,交流就談不上,何談知心。做學生知心的朋友,才會贏得學生的喜歡,學生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

三是耐心指導

“耐心”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是個很稀罕的心態,但是教育這方天地裡卻離不了它,尤其是面對學困生的時候,這種心態就更顯得難能可貴。學生絕大多數應該都是嚮往“優秀”的,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可能落後了,老師需要用耐心與其交流,用耐心給予指導,用一顆心搖動另一個心。

四是放心管理

放心管理,不是讓學生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敢於放手的自主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盡展其才,在各自的崗位上各盡其責,是大部分老師,準確地說是班主任需要考慮的,學生潛力得到發揮,班級管理有條不紊,自己的工作才能多而不亂。

五是潛心學習

肯學習的人是最可愛的人。學習能夠增加個人的厚度,老師也不例外。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我想答案基本是相同的,課堂幽默風趣,能夠學到更多的課本以外的東西,是每個學生都向往的課堂。當然這樣的課堂並不是老師想做到就能做到的,這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夠得著的一種狀態。

六是真心付出

教育是一項“心”的工作,唯有真心才能換真情。北師大肖川教授在他的著作《好教育 好人生》中說道:“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夠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濛的雙眼帶來光明,給孱弱的身軀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自卑的人們帶來自信。而一個擁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者。”

我覺得良好的教育就是用“心”的教育,用“心”的教育就是學生喜歡的教育,用“心”的老師,就是學生喜歡的老師。

孩子,你為什麼總悄悄地走開?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