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 知己任,是你不盡的能量

知天命、 知己任,是你不盡的能量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會面臨各種壓力與挑戰。

在困難面前,有的人鬱悶糾結、痛苦彷徨;

有的人嘖有煩言、怨天尤人;

而有的人則是勇於劈波斬浪、克難奮進。

三種人的差異皆源自人生動力——知天命!知己任!

“兩知”的人始終明白:人生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些任務是必須完成的,而有些事情是必須做好的;有些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

所以無怨無悔,所以盡職盡責,所以不屈不撓,所以善始善終。

知天命,知己任會讓他們的內心不斷強大、品行更加優秀、信心滿滿,激流勇進。

知天命、 知己任,是你不盡的能量

1、天命不可違,但必須有所作為

知天命意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而不聽天由命、無所作為。即使理想實現之艱難,仍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對個人榮辱淡然處之。

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痺症。

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唸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

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能力,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

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有過怨恨嗎?”

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麼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平凡的人物、驕人的成績、樸實的話語、堅強的品格,這就是黃美廉。她認命,但不認輸,所以力量無窮,才能有所作為。

知天命、 知己任,是你不盡的能量

2、責任重於泰山,泰山壓頂腰不彎

每個人都是帶著責任來到這個世界的。不該也不能逃避。

知己任,就是要義不容辭的擔當起自己的角色責任,堅持自覺、認真履行家庭責任、職業責任、社會責任。

把責任心、責任感與責任意識落實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這是一個月以前的事:公司的裁員名單公佈了,內勤部的小星和小月一個月後離崗。那天,她倆的眼圈都是紅紅的,大家也都為她們感到難過。

第二天上班,小月心裡憋著氣,情緒仍然很激動,乾脆當起了甩手掌櫃,什麼也不幹了。一會找同事哭訴,一會找主任伸冤。什麼訂盒飯、傳送文件、收發信件,這些她應該乾的活,全扔在一邊,別人只好替她幹。

而小星呢,她也哭了一個晚上,可是難過歸難過,離走還有1個月呢,工作總不能不做吧。於是,她默默的打開電腦,繼續打文件、通知。同事們知道她要下崗,不好意思再找她打字了。她特地和大家打招呼,主動攬活。她說:“反正也就這樣了,不如好好的幹完這個月,以後想給你們幹都沒有機會了。”於是,同事們又像以前一樣:“小星,把這個打出來!”“小星,把這個傳出去,快點。”小星總是連聲答應,隨叫隨到,堅守著她的崗位。

一個月後,小月如期下崗,小星卻留了下來。主任當眾宣佈了老總的話:“小星的崗位誰也無法代替,像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小月走了,小星怎麼就留下了?是強烈的責任意識給了小星機會。

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不是平坦的。面對困境,只有不計個人榮辱,不逃避,勇於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只有心不垮,一切都有機會,而且會越來越好。

再者,沒有困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幹什麼?

如果我們被困難壓垮了,就會難上加難,就會一敗塗地。

知天命、 知己任,是你不盡的能量

3、知天命、知己任是沒有窮盡的正能量

時刻牢記自己的人生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會讓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永遠擁有堅定的信心,無窮的力量,積極主動做我們該做的事業,併為之奮鬥終生。

人,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就會沒有動力、沒有目標、沒有激情、沒有追求;就會懶散、消極、墮落;就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就會遭人唾棄!

人生不攀比,但要自我加壓。不苟同,但不苟活。

生活中,總有人說認命吧?這種人認的是什麼命?認的是懶惰命!逃避命!

你認的命為什麼不能是激流勇進、問心無愧的命?

你要及早明白,並有準備:你前面沒有錦衣玉食、也不一定有遠大前程!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的所有努力,是為自己做事,是為自己的父母親、為自己的老婆孩子盡心,為自己的民族盡責。你不僅要堅持不斷的做下去,還要盡心竭力的做好。

知天命、 知己任,是你不盡的能量

人生其實很短暫,一個知天命、知己任的人,

就會有強烈的危機感、事業心與責任感。

更會擁有無盡的力量與堅持不斷的努力,

也會有美好的未來,幸福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